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doc

  明中叶以来山西民风的变化 民风,即民间之习俗。山西民风,是在山西这一特定区域形成的风俗,具有独特风格。本节就明中叶以降山西民风的变化作一探讨。 山西东处太行,西接黄河,北则大漠,素称用武之地,距京师仅数百里,实其右臂。《诗·唐风》传:山西“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杜佑《通典》:“山西土瘠,其人勤俭。而河东魏晋以降,文学盛兴,闾井之间,习於程法。并州近狄俗,尚武艺。”《隋志》:“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其於三圣遗风尚未尽澌灭。”至明代前期,依然是民风淳朴,勤俭不华,力田务实,因北临边塞,民尚习武。明代山西共领5府3直隶州,16府属州78县,明初五府三直隶州的民风基本状况是: 太原府:“其风勤俭,不好词讼。”① 平阳府:“君子忧深思,远小人,俭啬耳,甘辛苦,薄滋味,勤於耕织,服劳商贾,绛人……尚多勇敢,蒲解邻秦,其人乃有秦风,隰吉居山,其人多质朴、信实,霍人与平阳颇类。”② 汾州府:“其民重厚、知义、尚信、好文”③。 潞安府:“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④ 大同府:“俗尚武艺,风声气息,自昔而然。”⑤ 泽州:“性质气豪,力勤耕种,悖而好义,俭而用礼”。⑥ 辽州:“其民信实纯厚,其俗则悍朴直”。⑦ 沁州:“专力农耕,少事商贾”。⑧ 至于五府三直隶州所辖州县之民风,可以归纳为以下16种类型。⑨ 民风刚劲直鲁州县:祁县、静乐、文水、榆次、永宁州、中阳、太平、翼城、大宁、绛州、河津、大同县、怀仁,计13州县。 民风淳朴州县:阳曲、太原、清源、太谷、寿阳、河曲、岢岚、岚县、兴县、平定州、乐平、忻州、代州、崞县、五台、太平、翼城、岳阳、汾西、襄陵、蒲县、霍州、永和、乡宁、绛县、垣曲、解州、安邑、夏县、平陆、蒲州、临晋、万泉、怀仁、应州、浑源、灵丘、汾阳、介休、临汾、石楼、沁源、和顺、长治、壶关、长子、黎城、平顺、高平、陵川、阳城、沁水,计52州县。 民风尽力耕织州县:清源、祁、文水、太谷、徐沟、榆次、寿阳、盂、河曲、保德州、岢岚州、岚、兴、永宁、中阳、平定、???平、定襄、代州、繁峙、五台、临汾、曲沃、翼城、浮山、浑源州、洪洞、汾西、蒲、灵石、隰州、永和、大宁、吉州、绛州、秸山、绛县、垣曲、解州、安邑、夏、芮城、蒲州、临晋、猗氏、荣河、万泉、河津、怀仁、朔州、马邑、应州、山阴、蔚州、广灵、灵丘、广昌、汾阳、介休、临、武乡、沁源、和顺、长治、壶关、长子、屯留、浮山、黎城、平顺、高平、陵川、阳城、沁水,计74州县。 民风勤俭州县:阳曲、太原、祁、文水、太谷、徐沟、榆次、寿阳、盂、河曲、保德州、岢岚州、岚、兴、中阳、平定、乐平、忻州、定襄、代州、崞、繁峙、五台、临汾、太平、翼城、浮山、岳阳、洪洞、赵城、汾西、霍州、灵石、隰州、永和、大宁、吉州、秸山、绛县、安邑、芮城、平陆、蒲州、临晋、猗氏、荣河、万泉、朔州、马邑、应州、山阴、蔚州、浑源州、广灵、广昌、汾阳、孝义、介休、平遥、临、石楼、武乡、沁源、和顺、长治、壶关、屯留、浮山、黎城、平顺、阳城、沁水,计72州县。 崇尚文学州县:文水、榆次、永宁、平定州、代州、五台、洪洞、赵城、霍州、秸山、安邑、猗氏、河津、蔚州、平遥、武乡、浮山、黎城、高平、陵川,计20州县。 知礼讲义州县:阳曲、太原、徐沟、保德、兴、太平、霍州、吉州、芮城、平陆、蒲州、朔州、祁县、汾阳、孝义、高平,计16州县。 少文学州县:清源、徐沟、寿阳、岢岚、岚县、中阳、忻州、永和、大宁、山阴、介休、临县、平顺,计13州县。 不通商贾和少商州县:盂县、繁峙、岳阳、蒲县、隰州、解州、万泉,应州、石楼、平顺、荣河、沁水,计12州县。 不好词讼州县:河曲、平定、乐平、五台、霍州、浑源、武乡,计7州县。 好词讼州县:大同、怀仁、孝义、沁水,计4州县。 好狩猎县:忻州,1个。 通商贾或趋盐利县:交城、曲沃、安邑、蒲州,计4州县。 好蓄积州县:绛州、夏县、蒲州、临晋、猗氏,计5州县。 少织衽州县:盂县、兴县、乐平,计3州县。 好祀鬼神州县:万泉、寿阳,计2州县。 尚豪侈州县:永宁,计1县。 由上可见,在94个府属州县中,13.8%的县有民风直鲁习俗,55.3%的县有民风淳朴的习俗,78.7%的县有鼎力耕织之风,76.6%的县有节俭的习俗,21.2%的县有崇尚儒教文学的习俗,17%的县有讲礼义的习俗,13.8%的县有不喜文学的习俗,12.7%的县有不通商贾或少商之风,仅有4%的县通商贾,其中交城县尚 是农末相资,安邑县系有天赐 自然 结晶的盐池之利。显然,明前期的山西,是一个男耕女织、节俭淳朴的自然 经济 结构比较典型的 社会 区域。 但是,明中叶以后,山西的民风在一些地方发生了变化。这些府治及州县民风变化前后状况是: 以上发生民风变化的24个府州县,已占全省府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