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上17课
樊城区 学校 八 年级 历史 (上册)学科导学案(中学)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长: 蹲点领导(签字):
课题: 第17课 星星之火,内战烽火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
学习重点:重庆谈判
学习难点:挺进大别山
【学习过程】:
课堂
结构
导学
流程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启发探究随堂笔记独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
导入: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终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的胜利。(3分钟)
速读课文
知识梳理【勾画圈点】
学法:浏览P32-35的内容,采用勾、画、圈、点、批注的方式,将文中的主要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及其影响)勾画出来。
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什么?蒋介石是什么态度?
为什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为何决定去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何时?结果怎样?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什么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何地?哪支解放军粉碎了敌人进攻?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
【读写重点】
学法:通读课文,深入思考,归纳总结本课重点。
内容:重庆谈判
(预时:12分钟)【对学】:与对子相互检查独学题目完成情况,用红笔进行批阅,并就疑难进行研讨。
(预时:3分钟)
【群学】:小组进行讨论,小组长主持将自己的答案依次在小组内交流、提升,注意点评、质疑,组内成员用红笔纠错。
(预时:2分钟)
【预展】:由组长主持,确定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议题,分派好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演,准备精彩展示!
(预时:5分钟)方案一: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他是以国家大计为重吗?
方案二: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预时:10分钟)【重点知识我来理】
【知识树我来画】
结合自己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画出这一课的知识结构。
(预时:10分钟)
等级评定:_______精读课文
构建体系【拓展延伸】
学法:精读本课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突破本课难点。
内容: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看看画画】
内容:快速浏览一遍教材,构建起“内战烽火”一课的知识树。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
一、单项选择题
1、1945年8月,毛泽东接受蒋介石邀请,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B、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C、揭露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罪行 D、赢得战略决战的时间
抗战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 C、山东解放区 D、上党地区
3、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发展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1)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
(2)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蒋介石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毛泽东等“赴渝”的原因是什么?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的结果如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