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滨州市2016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教程
山东省滨州市2016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24.《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该思想强调( )
A.官员和将领的选用应遵从宗法血缘关系
B.选用人才应随时代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
C.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D.文臣武将的选拔应该注重基层工作经验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官吏选拔的观点
【解析】根据“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可知韩非子主张从基层选拔官吏,故A项错误;韩非子只提出了一种人才选用的方法,并未体现调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应官吏的选拔需要“德才兼备”,故C项错误;根据“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可知韩非子强调基层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25.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 )
A.官僚体系的成熟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行政效率的提高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官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种官制导致官员冗余,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跟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官、职、差遣的划分使得权力分散,便于皇帝掌控,故C项正确;这种官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答案】C
26.南宋的洪迈在《容斋四笔》中记述了宋代所流行的《得意诗》中的“金榜题名时”与《失意诗》中的“下第举子心”。这反映了( )
A.科举对士人价值取向和文化心态的引领
B.宋朝对科举及第者以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C.宋代社会中形成了崇尚读书的良好风气
D.宋代科举制度向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开放
27.雍正二年(1772)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该规定( )
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 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
C.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解析】材料与吏治无关,故A项错误;庶民妇女用“冠帔、补服、大轿”不一定就是奢侈消费,“禁绝”说法也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僭用“表明是为了防止庶民妇女超越规制,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对民间消费的这种规定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故D项错误。
【答案】C
28.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这说明( )
A.基督教文化是西方工业文明产生的思想根源
B.中华文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中断
C.西方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不能并存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l 【解析】材料主旨是说明西方工业文明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并非材料说明的
重点,故A项错误;中华文明虽遭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从未中断,故B项错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冲击,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迫使中国做出改变,逐步迈向近代化,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不能并存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29.据记载,因感到“辱国病民,莫此为甚”,广州地区及粤省士子,参加“群众的政治运动”,并因而“蒙昧启辟”、“渐知天下大局之事”,从此滥觞。这一现象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群众的政治运动”“、 “蒙昧启辟”、“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可知这种运动既是政治运动,又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符合维新变法运动的特征,故B项正确;经过维新变法,广东士子已知天下大局,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也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并非思想启蒙的“滥觞”,故D项错误。
【答案】B
30.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作为研讨游击战的教材;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湖北武汉市汉阳区招聘社区干事4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22年版).pdf VIP
- 2023年地面及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HSE作业指导书(最终版).docx VIP
- 常用塑料特性及塑料成型工艺.pdf VIP
- 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VIP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素养评估(含答案).docx VIP
- 入党志愿书电子版模板(空白) .doc VIP
- 五年级下册生字练字帖硬笔书法.pdf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