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经济学第3章节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一、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1、1760-1850年为城市化的初兴阶段
2、1851-1950年为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
3、1951-本世纪末为城市化的普及阶段
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1、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2、大城市超前发展(1)大城市超数量扶摇直上
(2)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城市带相继崛起(63页图)
三、发达国家与“逆城市化”(28页城市化)
1、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2、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四、发展中国家与“超前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
1、超前城市化(*城市首位度68页)
2、滞后城市化
表3-1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
年份
1800
1850
1900
1950
1970
1990
2000
城市化水平
3
7
14
28.4
37.5
50
60
增长
速度
→
0.08
0.14
0.29
0.46
0.63
1.00
表3-2部分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到达20%
1720
1800
1758
1860
1920
1925
到达40%
1840
1900
1865
1900
1950
1955
时间
120
100
80
40
30
30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基本要求:掌握:中国城市化进程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道路与发展规律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主要特点
1、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表3-1,2)
2、大城市超前发展
(1)大城市超数量扶摇直上
(2)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城市带相继崛起(63页图)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一、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1、1760-1850年为城市化的初兴阶段
2、1851-1950年为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
3、1951-本世纪末为城市化的普及阶段
第三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基本要求:掌握:中国城市化进程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道路与发展规律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
第一节 世界城市化进程
一、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1、1760-1850年为城市化的初兴阶段
2、1851-1950年为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
3、1951-本世纪末为城市化的普及阶段
二、世界城市化主要特点
1、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表3-1,2)
2、大城市超前发展
(1)大城市超数量扶摇直上
(2)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城市带相继崛起(63页图)
三、发达国家与“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又称为“反城市化”(deurbanization),是美国著名规划师贝利于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
直观地看,它似乎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于上个世纪40年代、 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
1、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
2、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最近又有人提出”反郊区化”.
四、发展中国家与“超前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
1、超前城市化:也称为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即城市速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的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如阿根廷1990年的城市化水平高达86%,超过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都在70%以上.
*城市首位度(68页):也称为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最大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它由美国地理学家马克.杰弗逊1939年在其城市首位律一书中首次提出.他认为,在许多国家中最大的三个大城市的人口比率大致为100:30:20,表明首位城市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一般认为:
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
城市首位度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占总人口的37.3%,城市首位度高达10.1;
秘鲁的首都利马,占人口的26.3%,城市首位度也高达10.2.
造成国家经济结构失蘅,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悬殊,人口大量泳入少数大城市,并在那里形成规模不断扩大的城市贫困区.
2、滞后城市化:和前一种情况相反,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