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海大桥码头施工组织设计综述
PAGE \* MERGEFORMAT 166
第1章 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招标文件
1.2 本工程施工图
1.3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7《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1.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1.9《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1.10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1.11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12交通部《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第2章 概述
2.1编制说明
营口滨海新区望海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包括:跨海大桥、道路、防波堤、码头、陆域回填等工程。
2.2工程概况
2.2.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鲅鱼圈北部,原望海松春水产基地,西南侧与鞍钢厂区隔沙河相望,西北侧为渤海海域。
2.2.2现场自然条件
2.2.2.1气象
本工程的水文、气象参考鲅鱼圈港区的相关资料。
2.2.2.2根据位于韭菜砣子的鲅鱼圈海洋站1994~2003年的资料统计:
1)气温:
年平均最高气温 14.1℃
年平均最低气温 7.4℃
年平均气温 10.6℃
年极端最高气温 34.7℃(出现在2002年8月3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 -22.5℃(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
2)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441.6mm
年最大降水量 769.0mm
年最小降水量 273.3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145.0mm
3)雾:
该区年平均雾日为7.4天,轻雾平均为1.9天,能见度≤1km的大雾为5.4天。
4)风:
根据鲅鱼圈海洋站2001~2003年资料统计:常风向为S向,频率为22.78%,次常风向为NE向,频率为14.37%,强风向为NE向,该向≥6级风出现频率为2.33%,≥7级风出现频率为0.55%。全年≥6级风出现频率为8.39%,全年≥7级风出现频率为2.11%。见风玫瑰图。
风玫瑰图:
5)水文
(1)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2.07m
设计低水位: -1.69m
极端高水位: 3.21m
极端低水位: -3.62m
注:以上高程为黄海绝对高程。
(2)设计波浪
根据1990~1994年观测资料统计:常波向为SW向,频率为13.18%,次常波向为NNE向,频率为9.79%,强浪向为NNE向,该向H1/101.0m出现频率为1.44%,H1/101.5m出现频率为0.20%,全年H1/101.0m出现频率为4.24%,H1/101.5m出现频率为0.49%。见波高玫瑰图2-2。波高玫瑰图2-2:
(3)海冰
冰期:本海区从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冰出现,年平均实际结冰日数为99天,其中1月~2月份为盛冰期。盛冰期间沿岸固定范围在1300m左右,固定冰厚度平均约为56cm,最大100cm,最大堆集高度7.2m,最大宽度1870m。
根据1980~1990年资料统计:浮冰的冰厚一般在5~30cm之间,大于30cm的出现日数很少,浮冰量≥8级平均每年出现27天,最多出现56.5天,密集度≥8级平均每年出现70.6天,最多出现95天。当浮冰量≥8级,密集度≥8级,且有灰白冰和白冰出现时,在无破冰船的情况下,船舶通航受阻。上述情况年平均出现19天。
2.2.2.3工程地质
1)岩土层分布情况
勘察结果表明,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布较有规律,分别为第一大层海相沉积层:①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粗砂透镜体:②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粘土;第三大层陆相沉积层:⑤粉质粘土、⑥粘土、⑦粉质粘土⑧强风化花岗岩⑨中等风化花岗岩。
①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深灰色,流塑~软塑性,中塑性,含较多贝壳碎片和沙斑,夹沙团。局部为淤泥、淤泥质粘土。该层在远离岸线部位分布较连续,厚度不均为0.60~2.60m。平均标贯击数N63.5<1.0击。
在沙河口区域分布有较为连续的中粗砂层,多为松散状,平均标贯击数N63.5=8.2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0.18~-6.15m。
②粉质粘土
灰褐色,软塑 ~可塑状,中~中上塑性,土质不均,夹有砂斑、砂团。该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70~3.10m。平均标贯击数N63.5=4.7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1.92~-8.14m。
③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状,局部为硬塑状,中塑性,土质不均,夹有砂斑,局部过渡到粘土薄层。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为0.9~5.00m,平均标贯击数N63.5=6.4击。
该层层底板高程-3.7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