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综
单选
1. 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都正常
B.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 甲、乙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 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3.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
C. 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4.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 Cl-同时内流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
7.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3H2+CO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O32-向电极B移动
D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静电现象在自 然界中普遍存在, 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 《 春秋纬· 考异邮》中有“ 玳瑁吸 之说, 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 两者相互吸引( C) 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 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 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 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如图所示, 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 边长 MN 相等, 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 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 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 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10.如图所示, 某“ 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 8 m 设有一个关卡, 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 5 s 和 2 s. 关卡刚放行时, 一同学立即在关卡 1 处以加速度 由静止加速到 2 m /s, 然后匀速向前, 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 关卡 2 ( B) 关卡 3( C) 关卡 4 ( D) 关卡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消去反应
B.在一定条件,化合物Y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C.用FeCl3溶液可鉴别化合物X和Y
D.化合物Y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1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
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c(HCO3-)+cCO32-)
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c(Na+)c(NH4+)c(SO32-)
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