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创新班议论文素材一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物·一【郝景芳天津人,小说作者,散文作者。2002年荣获全国中学生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016年8月,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这是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我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读博士生。以《谷神的飞翔》荣获2007年首届九州奖暨第二届“原创之星”征文大赛一等奖,又以《祖母家的夏天》荣获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说银河奖读者提名奖。雨果奖作家刘慈欣谈郝景芳 景芳的小说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们并不能用单纯的科幻、奇幻、童话或者其他文学标签进行简单粗暴地概括。它们身上散发着诗意的纯粹的光芒,却又不失对现实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认,正像景芳本人一样,展现了中国(个人)在走向世界 与开放过程中种种成长的可能性,这种美是独一无二的。 论一个清华学渣的自我修养 还记得以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很火的贴子,叫“在清华北大做学渣是一种什么感受”,当时就很想写写。 这个话题简直有太多想说的了,可是想来想去又没有写。可能学渣得久了,对于答题都已经习惯性拖延了。 这次接到公众号约稿,刚好有机会说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清华觉得自己是学渣,至少我自己一直觉得。成绩可能不是最差的,但是感觉就是很渣。 还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第一学期力学考完试,整个人都不好了,觉得大学生活怎么是这样的。 后来持续追赶、奋发向上、努力自习,追到了大二考数学物理方法,考完就哭了。我去,这还不如大一呢可肿么破。 我当时考完试跑去抱助教大腿,想装可怜蹭分,助教给我一张同班同学的满分卷子,那整张卷子那么干净整洁,写满了云淡风轻的潇洒。 那种云淡风轻的干净整洁,给了我极大震撼。 那就是自我感觉最渣的时刻。 大学里,这种碾压的次数太多了。本科的时候,连补习都是不容易的,偶尔鼓起勇气找班里大牛问一道怎么都做不出的题,大牛实事求是地说:这道题我觉得比较简单,就没做,你看看讲义吧。 问题在于,人家不是装逼,也不是藏着掖着,是真的觉得太简单了。 清华让人产生学渣感,一个原因是牛人太多,一个原因是考上清华的从小到大都是学习还不错的,一般没遇到过这种待遇。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着一些理想的。我还记得自己9岁时看《十万个为什么》而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心情。 从9岁到19岁那些年,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智力有限,但总是觉得到了关键的时候,会有美少女战士的黄金圣衣让我“砰”一下变身超人。 可是大学让这种梦醒来了。 学渣说到底是一种心情。放在今天,用时髦一点的话,甚至可以说是情怀了。 就是那种,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的感觉,而别人飘在天上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人遇到这种时候就开始思考人生了。当正常的努力无法收到正常的效果,人就开始思考意义了。这个过程有的人来得早,有的人来得晚。其实也不是人家大牛不懂得思考,而是人家还不用思考。 思考的结果就是内心各种崩溃。 人总是需要有一些东西作为支柱的。人给自己描绘出的自我图像需要不断有证据支撑,愿景也需要论证其可行性再实施。 越是寻求支柱,就越希望证明自己。这个方向不行,就换另一个方向。总是得有某一个方向让自己觉得:OK,往这边走我就不渣了,就牛起来了。于是每一个尝试、每一件小事都成了一种自我审视。 不出所料,这种审视注定是会失望的。 人一旦做每件小事都是为了证明自己,那就什么都无法做成了。于是更崩溃。 大学四年我都很纠结。纠结于这些拧巴的事,有关于梦想和自我评价的事。 当理想过高,缺乏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人的思维方式会开始出现偏差。我的思维偏差是无法踏实努力,而纠结于自己是不是有天赋,是不是注定一事无成。 对于处于这种自我困境中的人,对他说“你很棒”无济于事,因为他不相信廉价恭维;对他说“放弃也好,想开点”更无济于事,因为那样他会加重自我贬低。 那段时间又赶上身体不好,求医问药,去了多次医院。医院同样是一个加重负面情绪的地方,让我越发沮丧到底,连身体都似乎在指责我。 实际上,当人进入内外交困的气馁状态,唯一的拯救路径不是无限制思索,而是行动,是某种一小步一小步让自己可以动起来的事。不管方向是不是最佳的,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有一点一点的改善,就是心里重要的能量来源。 那个时候,我不明白这些道理。我毫无头绪地挣扎,一直持续了几年。 从2006年开始,我做了一件能帮到我的事情,那就是写作。写作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尽管最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06年开始提笔,到现在已经刚好10年了。 这10年中我写得断断续续,发表和出版的作品并不算多,也没有什么大成就可言。 不止一次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全职写作呢? 我的答案是:我并不是为了职业发展才写作。 大四秋天推了直博之后,我尝试着写一些短故事。投稿有时候被接受,有时候被拒绝。被拒绝了也会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