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⑥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资料.doc

《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⑥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⑥) ——如何坚持共享发展《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4日 ? 09 版)   2015年7月24日,我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共同发布《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深入阐述了我国在减少贫困、防控疾病、普及教育等方面的骄人成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回顾千年发展目标实施这十多年,我国为改善民生所作出的努力,无不折射出我们党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和情怀。今天,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一?共享是发展的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让人民真正享有发展成果,共同过上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这30多年,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时期,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比如,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最大规模的养老保障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等等。   应该说,党和政府促进共享发展的努力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我们在共享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问题依旧突出。   比如,贫困人口规模还很庞大。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致贫原因复杂。   比如,民生改善的任务依然很重。优质教育资源还很稀缺,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未富先老,养老方面的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矛盾仍然突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等。   比如,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不小差距。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医疗资源、社保、医保等投入远低于城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失衡,水平差异较大。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牵着国运。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只盯着经济数据的起伏涨落,忽视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真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会透支社会发展潜力,发展就难以持续。今后,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   共享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升华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只有树立先进的理念,才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反之,就可能陷入发展误区甚至南辕北辙。只有坚持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才可能清晰可见、才不会迷失方向。因此,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升华。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我们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是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前提是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