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跨式支架计算书教程
桥跨式支架计算书
荷载计算
根据箱梁的标准横断面图,可以计算出断面面积为
18.124-4.524-4.516=9.084m2。
则箱梁自重荷载为9.084×26=236.184 KN/m。
根据钢平台及支架计算书,
上部支架、模板、贝雷自重荷载:144 KN/m。
施工人员及机具产生的纵向均布荷载:24 KN/m。
砼浇筑产生的荷载:95 KN/m。
砼振捣产生的荷载:32 KN/m。
则计算均布荷载为q=236.184+144+24+95+32=531.184 KN/m。
跨式支架布置
我项目部从设计院中借阅到XX路旧桥的相关图纸,查阅到旧桥基础为Φ1200钻孔灌注桩,嵌岩桩,桩基坐在中风化层。因此跨式支架设计尽量对准旧桥桩基位置。根据城市道路一条标准车道宽度为3.75米,桥下通车净空5米的标准,考虑到该桥重型车辆通行较多,经过调整确定桥下通车净空高度不小于5.5米,宽度不小4米,人行道高度不小于2米。
根据这一要求我项目部暂拟定跨式支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面对拟定结构进行验算。
结构验算
H60型钢验算
按照简支梁计算,跨径l=6.1米。
H60型钢的截面抵抗矩为W60=2610cm3,
截面惯性矩为I60=78200cm4。
Mmax=ql2/8=531.184×6.12/8=2470.67kN·m;
[σw]=Mmax/nW60,145=2470.67/(n×2610),n≈7。
为对应上部支架间距,顶部H60型钢也按照0.9米间距布置。则在箱梁底板部分布置7÷0.9≈9根H60型钢,
两侧悬臂下各布置4÷0.9≈5根H60型钢。
满足强度计算要求。
f=(5ql4)/(384E·n·I60)
=(5×531.184×6.14)/(384×2.1×105×7×78200)
=0.008ml/400=0.015m
满足挠度要求。
碗扣支架验算
根据跨式支架布置图可以看出,车行道中墩处受力最大,因此碗扣支架只验算中墩的受力及稳定性,其他部分碗扣支架布置形式与中墩相同即可满足要求。
根据上面型钢计算,每一跨对中墩处产生的荷载为
Q=ql/2=531.184×6.1/2=1620.11KN。
两侧等跨,则中墩承受的荷载为1620.11×2=3240.22KN。
中墩支架拟采用30×90×60的布置形式,只计算底板范围内的支架,根据布置形式,底板范围内共设置9排立杆,每排5根,共计9×5=45根立杆。则每根立杆承受
3240.22÷45=72.09KN。
采用Φ48×3.0㎜钢管,A0=424㎜2;
立杆强度验算:
σ=N/A0 =72.09/424=170.02Mpa<1.25[σ]=175Mpa;
所以立杆满足强度要求。
(2)立杆稳定验算:
钢管回转半径:r=15.95mm;
钢管长细比为λ=L/r=600/15.95=37.62;
查表得ф=0.9;
σ= N/фA0 =72.09/(0.9×424)
=188.91Mpa>1.25[σ]=175Mpa;
所以立杆不满足稳定性要求。
将底板范围内的立杆间距进行调整,调整为30×60×60。则底板范围内共设置12排立杆,每排5根,共计12×5=60根立杆。则每根立杆承受
3240.22÷60=54KN。
采用Φ48×3.0㎜钢管,A0=424㎜2;
立杆强度验算:
σ=N/A0 =54/424=127.4Mpa<1.25[σ]=175Mpa;
所以立杆满足强度要求。
(2)立杆稳定验算:
钢管回转半径:r=15.95mm;
钢管长细比为λ=L/r=600/15.95=37.62;
查表得ф=0.9;
σ= N/фA0 =54/(0.9×424)
=141.5Mpa<1.25[σ]=175Mpa;
所以立杆满足稳定性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中墩碗扣支架布置形式采用
底板范围内按照30×60×60形式布置,
两侧悬臂部分按照30×90×60形式布置。
贝雷横梁验算
贝雷梁验算也只验算中墩位置,原因碗扣支架。根据旧桥图纸,两排墩柱之间间距为16米,总荷载为3240.22KN。采用单层5排 加强型贝雷,每排加强型贝雷梁的截面抵抗距为7699.1cm3。
则q=3240.22÷16=202.51KN/m。
按简支梁计算,Mmax=ql2/8=202.51×162/8=6480.32kN·m;
σ= Mmax/nW=6480.32/(5×7699.1)
=168.34 MPa≤1.25[σw]=181MPa。
强度满足要求。
贝雷梁的挠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非弹性挠度(销孔处间隙),一部分是弹性挠度(贝雷梁本身发生的变形)。
(1)非弹性挠度计算(16米间距):
贝雷梁高度H=1500mm,
销孔间隙ΔL=0.5mm,销孔直径d=300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羊水栓塞护理措施.pptx VIP
-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docx VIP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doc VIP
- TCRHA-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中联W6015-8A塔吊说明书操作手册.pdf VIP
- 过滤材料和部件市场前景预测与技术创新策略研究报告.pdf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降低.pptx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物理答案.pdf VIP
- 华为HCIE-CloudServiceSolutionsArchitect云服务练习试题.doc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英语答案 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