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

2016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 7月的塔里木,骄阳似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3号棉田里,有一位中等个子,留着短发的年轻妇女,在棉花地里除草----她就是十三团十一连女职工尤良英。 “我本人也是1991年进疆的原籍重庆的兵团新职工,是兵团大家庭给了我现在富裕安逸的生活,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得到过很多人无私的帮助,有的我甚至叫不出名字……” “我们兵团大家庭的家训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25年了,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这里教会我团结友爱,勤劳致富,做人要心怀感恩,这里给与了我五彩斑斓的生活……” 这就是尤良英,一个朴实、泼辣、诚恳、友爱、敢说敢想敢干的兵团女职工。 今年46岁的尤良英,自1995年参加土地承包以来,19年来累计为团场上缴籽棉15万公斤、红枣3万公斤,创产值600多万元,个人盈利 150余万元,她曾多次评为师团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劳动致富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谐家庭、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1991年9月尤良英从四川来团场投亲,在团场拾棉花看到兵团团场广袤的土地,她想,老家人多地少,干活肩扛背挑,一年下来,只够吃饭。而这里土地宽广,土地肥沃,都是机械化,只要踏实肯干,在团场这块土地上是大有可为的。1991年3月给别人管地,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管地的尤良英,平地放水、定苗打顶什么都不会,再加上蚊虫叮咬,起早贪黑的,身心疲惫,但是尤良英看到连队领导同的关怀,连队职工的热情,兵团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尤良英,她决心不气馁,战胜自我,咬咬牙挺下去。40亩地在各阶段的农活都是尤良英自己干,到年底管理费加上拾花费收入5000多元。第一次挣到这么多钱,尤良英坚定了在团场干一番事业的信念。 1998年在团场实行两费自理承包工作中,尤良英承包3号条田。面对曾经熟悉而又发愁的土地,尤良英还是犹疑过,但她有着川妹子一股不服输的性格,年管理实现棉花单产400公斤、500公斤的风都目标,经过几年的种植管理,总结经验,尤良英坚信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改善土质结构,3号条田首先要治理碱斑,从2000年 - -2016年人工挖碱斑12亩多地,利用苞谷杆、稻壳、树枝、杂草回填,改善以前成片光秃秃不出苗的情况;其次是人工补种、移苗,尽可能对缺苗地块最大限度的补救,对小面积不出苗的地块,采取人工移苗共计6亩地投入8000余元。 为了掌握棉花种植技术,尤良英自费订阅了《棉花栽培高产技术》农业科技等书籍。连队也及时选派她参加“绿证书”和“棉花栽培的专项技术培训班”。学习中,她总是把老师讲的技术要点一条一条规范的罗列记录,场场不落。为进一步提高棉花田管的实践科技水平,她悉心求教,时常把连队技术员,连领导请到她的地里现场指导。每个生产环节地认真的看,悉心的学。管理中,严格按照棉花优质高产技术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冬天,她积极拉运优质农家肥,进行改良土质,提升地力。为了广集农家肥,不管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还是大雪纷飞,她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一个推着拉拉车出入羊圈、猪圈、厕所,一锹一锹将肥料挖出来,衣服脏了,满身臭味,但她硬是坚持下来了。就这样,以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屈的斗志,每年集优质农家肥300多方。勤劳的努力,使她的土地肥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每个生产阶段,她都能及时按照十三团农业科的要求不辞辛苦,抢时勤干,吃住在地里,干活在地里,每一棵棉花就像照顾自己心爱的宝贝一样呵护着,照料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尤良英每年承包的棉花单产呈阶梯状攀升,尤其是近三年的亩单产平均递增50公斤,2016年达430公斤,2016年490多公斤。 2016年 -2016年连续5年获得团先进生产者荣誉,四次获得“植棉公关状元”和“植棉能手”称号。她所在班组获得师工会“基层先进班组”称号。 3号条田有223亩地,有3个承包户,而且都是女同志,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了当好班长,在工作中,各项工作,尤良英始终走在姐妹的前头,晚班犁地她24小时坚持在在地头检查质量,加肥料。在平时工作中,谁家有困难了,她都前去帮忙料理。连队职工刘佳品今年52岁了,身体多病。每年春播的时候,上肥料、加种子都是由尤良英来承担;放水的时候,垮渠跑水都是尤良英冲在第一个;拾花期间,每次自己的一遍花拾完后,就组织雇工给刘佳品拾花。尤良英同志为人热情、助人为乐的事迹在连队有口皆碑。 尤良英致富后不忘带动大家一起致富,遇到新来的农工不懂棉花栽培技术,她免费送去书籍并传授种植经验。十一连职工王新生活遇到了困难,尤良英象对待自己亲兄弟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孤寡老人陈花体弱多病,无人照顾,尤良英就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她,感动的老人逢人就说“尤良英比咱亲闺女还亲”。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