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文化素养(2015中小学通用版)教程.doc

第四单元文化素养(2015中小学通用版)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文化素养(2015中小学通用版)教程

第四单元 文化素养 【考试大纲】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章 历史常识 第一节 政治军事史 一、夏商周春秋战国 1.春秋争霸: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经过春秋时期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3.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实施的变法。变法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1.巨鹿之战: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6万楚地义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项羽军队破釜沉舟,大败20万秦军,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而项羽则确立了在各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 2.文景之治: 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的治世。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文景二帝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是帝国时代君主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3.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于元朔三年(前126)返回。张骞出使促进了与西域的联系,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 4.东汉末年三大战役: 官渡大战: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221年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派陆逊率军应战。于222年在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5.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故史称“八王之乱”。 6.五胡乱华: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在西晋时期,塞北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因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进入中原,建立数十个国家,影响最大的称为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建立。由于胡人丧尽天良的屠杀,导致华夏人口严重减少,人伦下滑,是一次严重的社会大倒退。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种灭族。 7.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8.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通过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隋唐五代十国 1.科举制度: 隋代朝廷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甄别选用大小官吏,这是国家选拔人才制度的历史性转变。隋朝开创的科举制,经过历代不断完善,成为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从隋代至清代,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了20世纪初,科举制走入死胡同,于清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学校和教育制度。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乡试之名源于西周的乡举。因为考试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闱,考场)。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桂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礼闱、春闱。会试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在会试后的同年举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