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全解)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练测 语文版必修5.docVIP

(教材全解)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练测 语文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材全解)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论修身同步练测 语文版必修5

10 论修身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B.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粪土之墙不可杇也(kuī) D.幼而不孙弟(xùn)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B.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C.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D.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3.下面各组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十而立(立身于世) 六十而耳顺(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B.莫能兴(起来) 君子亦有穷乎(贫穷) C.患其不能也(担心,忧虑) 内省不疚(反省) D.文胜质则史(文采) 即之也温(接触) 4.下面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吾道一以贯之 C.以德报怨,何如 吾道一以贯之 D.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匿怨而友其人 B.左丘明耻之 C.内省不疚 D.幼而不孙弟 6.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C.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矩:超过规矩 B.君子固穷 固:本来 C.长而无述焉 述:无所作为 D.六十而耳顺 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 8.与“君子固穷乎”中“穷”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穷寇勿追 B.理屈词穷 C.穷奢极欲 D.穷思极想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了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 B.第二段话表现了孔子对真理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C.第三段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 D.第五段通过动作描写,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疾恶如仇的君子形象。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子路从而后 B.遇丈人,以杖荷蓧 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D.明日,子路行以告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傲慢,后来又热情地接待子路,这是因为他想展示宁静、团聚的田园生活给子路看,证明隐居比“知其不可而为之”好。 B.子路离开荷蓧丈人后,孔子使子路返见之,是要子路去劝说荷蓧丈人,不要隐居,要出来治理天下。 C.子路至“则行矣”,说明荷蓧丈人受了孔子的影响,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去了。 D.尽管知道这种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却也不肯洁身自好而放弃责任。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进步的。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四、语言运用 13.“寂寞”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寂寞。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或思想性格;使用比喻或排比手法;不超过30字。 例:卡夫卡是一只寒鸦,寂寞地在一座找不到入口或出口的“城堡”里飞翔。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