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贴壁生长与悬浮生长树突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比较.doc
贴壁生长与悬浮生长树突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比较
作者:刘朋飞 朱磊 李响 葛超卓 周余来
【摘要】 目的 探索树突细胞(DCs)的可能生长状态,比较分析不同生长状态DCs的免疫学功能。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用不同培养介质常规培养2 h,取贴壁细胞,用含细胞因子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光镜下对其进行形态鉴别,然后检测两种DCs促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免疫反应的功能。结果 7 d后,培养瓶中DCs基本处于悬浮状态,而培养板中DCs基本处于贴壁状态;培养瓶中DCs与培养板中DCs形态与理论相符,但培养板中DCs分化形态优于培养瓶中DCs。而在体外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体外诱导免疫反应方面,培养瓶中DCs的能力优于培养板中DCs。结论 在DCs体外培养至发育成熟的过程中,DCs先贴壁后悬浮的生长性质可能对其免疫学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树突细胞;细胞培养;生长状态;免疫学功能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所知抗原呈递功能最强大,并且是惟一能激活初始性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所以,它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近年来,对于DCs的生物学特点及参与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较多,由于老年人体内DCs抗原呈递功能下降,减弱了机体免疫防御及免疫监视作用,使老年人易患感染、肿瘤等多种疾病,所以,DCs在老年病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2〕。在体外进行DCs培养时,一般认为DCs贴壁生长一段时间后,会处于半贴壁或悬浮生长状态,所以在培养最后取悬浮细胞作为成熟DCs〔3~6〕。而不同培养介质所培养的DCs生长状态,国内外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培养介质所培养DCs的生长状态,在形态和免疫学功能方面是否有所差异,为不同类型DCs的形态学和功能学鉴别提供重要依据,也为成熟DCs的分离培养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 参考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均购自美国Peprotech公司,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购自山东泉港药业有限公司,MTT购自美国GenViea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均购自美国Gibco公司,Rosettsep T细胞富集试剂盒购自加拿大Stemcell公司,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株由吉林大学药学院生物工程实验中心提供,人外周血由健康志愿者提供。
EXL808酶标检测仪购自美国宝特公司,Olympus IX70倒置显微镜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
1.2 人外周血DCs的分离与培养
取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40 ml,肝素抗凝,加入等体积PBS稀释后,经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梯度离心(2 000 r/min,20 min);取界面细胞,置于15 ml离心管中,用PBS溶液悬浮细胞,1 5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如此反复洗涤细胞3次,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悬浮细胞。以2.4×106个/ml的细胞浓度加入48孔培养板和培养瓶中,孵箱培养2 h;吸弃上清,用PBS洗2次,洗去非黏附细胞,获得贴壁细胞;再加入含有500 U/ml rhGMCSF和500 U/ml rhIL4的新鲜培养基,于37℃、5% CO2条件下培养。用含相同浓度细胞因子的培养基隔天半量换液1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
1.3 肿瘤相关抗原的制备
培养一段时间后,取一定量结肠癌细胞用PBS洗涤3次,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个/ml,分别于液氮与37℃水浴之间反复冻融3次;12 000 r/min离心30 min,收集上清液,用220 nm微孔滤膜过滤后,即为肿瘤相关抗原。于-70℃保存备用。
1.4 DCs的抗原负载
于DCs培养的第8天,用胰蛋白酶消化培养板中细胞,并进行细胞计数,接种到48孔板中。培养瓶中DCs处于悬浮状态,可直接计数。按DCs与抗原的比例为1∶5进行抗原负载,抗原加入量以冻融前肿瘤细胞的量计,并设置未进行抗原负载的对照组,观察抗原负载后DCs的生长状态。
1.5 静脉血T细胞的提取
取志愿者新鲜静脉血8 ml(用0.1%肝素抗凝),加入0.4 ml Rosettsep试剂(50 μl/ml静脉血)混匀室温静置20 min,PBS稀释后加入等体积的淋巴细胞分离液,2 000 r/min离心20 min,吸出 T细胞层,再用PBS清洗2次,收集、备用。
1.6 DCs对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在抗原负载48 h后,取T淋巴细胞,经台酚蓝染色后检测细胞活力,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职业性中毒性肝病.doc
-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肿瘤多药耐药.doc
- 豚鼠哮喘模型和哮喘患者气管上皮细胞内皮素.doc
- 象占-原始思维与传统文化.doc
- 豫东地区玉米虫害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doc
- 豫南地区双低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 豫西地区杨树枯叶蛾科与透翅蛾科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
- 贝伐单抗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oc
- 负债房屋在离婚案中的处理.doc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