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doc
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
一、回顾
1.本文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含「非平面印刷」成分的美国超文本文学作品(hypertextliterature),特别以一九九0年至九九年之间出现的超文本小说(hyperfiction)为主。非平面印刷成分的明显例子包括动态文字或影像、超级链接设计(hyperlink)、互动书写(interactivemings的r-p-o-p-h-e-s-s-a-g-r(grasshopper),都可视为先行者。具实验风格的漫画也有类似的尝试。漫画家穆尔(AlanMoore)便非常重视纯文字与图案之间「另一层意义」的发掘。在一次访问中,他称呼这层新意义为「言下之意」(under-language):「读者控制文字与图案,更重要的是,读者控制这两个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那是连电影都无法做到的。有一种「言下之意」的效果持续发挥作用,既不属于视觉,也非纯文字可达成,而是两者结合所产生的独特效果」(Wiater162-3)。
5.穆尔的「言下之意」出现于纯文字与图画之间的激荡,比较起来,超文本文学可使用的媒材种类更多,性质也不同,可选择的发挥空间相对地更宽阔,媒材之间因「相互作用」而激发出来的「言下之意」种类也更丰富。在美国超文本创作中,诗在这方面尝试的数量不小,超文本小说领域则比较少见。{1}这或许是超文本小说大致仍以情节或叙事为轴心的缘故,相对地,尝试深度图文融合的作品比较少见,本文稍后将会提供几个例子。
6.全新意境的创造之外,超文本能提供读者多重路径选择的事实,也催生了新型的多向阅读行为,同时给传统读者和作者的身分定义带来冲击。依据乔伊思的看法,「晚期印刷 时代 的文本面貌(topography)已遭颠覆,阅读是依设计而进行的,因此文本所能呈现的多种可能,跟读者进行意义创造和故事组合的复杂程度相关」(Joyce1995:11)。 电子 多向文本的面貌是经由读者的路径挑选动作而产生,每次阅读所得的面貌仅是众多可能之一,未必与作者的原初安排相同。简言之,「读者的选择构成文本 目前 的状态」,因此读者也同书写者一样,享有生产文本意义的权利。或者干脆说「读者即书写者」(reader-as-. 三、纯文字超级链接:重审超文本经典
8.乔伊思的《下午,一则故事》(afternoon,astory)称得上是早期超文本小说经典。八七年在 计算 器协会的第一届超文本会议(ACMHypertext)正式发表,磁盘版于九0年由东门系统公司(EastgateSystems)进行商业发行。当时 网络 阅读正萌芽,超文本概念的 应用 也大都限于一般信息文件之间的切换,尝试将超文本提升为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形式在当时算是相当前卫的作法。小说名家库佛(RobertCoover)九二年曾在《纽约时报》书评专栏撰文,以耸动的〈书之终结〉(“ The EndofBooks”)为标题,赞誉这部作品是「超文本小说的祖师爷」(Coover1992)。
9.历年来超文本学术 研究 引用这篇作品的次数相当频繁,不过这个经典地位近来备受质疑。首先,在连多的超文本文学课堂上,学生反映这部小说的情色读来「令人厌恶」,并有轻视女性的嫌疑{2};出手最重的批判应属九八年三月十五日网络版《纽约时报》书评。评论者米勒(LauraMiller)乃《沙龙》(Salon)资深编辑,点名《下午》和《胜利花园》(VictoryGarden),指称阅读这些作品像是漫无目标的游荡,因为相互连接的各「文页」(lexiaorblock)并没有重要性的差别,彼此之间的超级链接也没多大意义。米勒进而宣称这样的阅读实在是毫无意义而且无聊透了,最后还质疑这类新型文学的前景。米勒书评摆明挑战库佛〈书之终结〉和〈超文本小说〉(Hyperfiction:Novelsfortheputer,1993)两篇短评所代表的乐观论点。随后超文本学界的重量级人物摩斯洛坡(StuartMoulthrop),即《胜利花园》的作者,回应并驳斥米勒,指出《下午》和《胜利花园》的「阅读结果和开始一部分是由读者先前的阅读路径来决定的,因此所有的(超级链接)选择都非常重要。」(Moulthrop1998b)
10.摩洛斯坡此次的回应很简短,不过他本人和学院同侪早已花了不少力气建构多向阅读美学,以因应这类新文本所带来的阅读冲击。以连多的 理论 整理为例,他同意乔伊思的「终结」(closure)看法,认为读者进入「无头无尾」的多向文本,可随时终止阅读,而故事也跟着终止,但更有意义的是,同一文页中的一个字可能在下次阅读时,带领读者进入另一地方(LandoodernAmericanFiction),著名后现代作家尽在搜罗之列。比较令人意外的是,这本七百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题解题规律提炼汇总.pdf VIP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pptx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方案.docx VIP
- HD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说明书.pdf.comp.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9-100练习题.docx VIP
- 12S8排水工程图集.docx VIP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浮梁县教体系统“归雁计划”选调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