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doc
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
摘 要:自古以来,农业的命脉是水利,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之一,其对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兴修水利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古代水利;建设
1 古代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L.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水利问题,而且深知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我国从大禹治水开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莫不把兴修水利作为一件兴国兴民的大事来抓,水利兴则国兴,发展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从进入农业社会开始,我国就有了农田灌溉事业。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必然选择。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以亡,禹所以兴也。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防治水害,兴修水利,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水利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古代水利建设的重要成就
秦汉以来,我国的灌溉事业在其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其中一些已经经历了2 000多年的运用考验,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2.1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灌县附近的岷江上。这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守后,领导群众修筑的。将离堆凿开,使岷江变为两股,以分水势,既解除了岷江水害,又可使成都大平原得到灌溉和通航之利。其规模之宏大,治水方法之科学,技术成就之高超,在当时水利技术史上是罕见的。经历代整治维修和解放后大规模改建,至今仍灌溉着数百万亩粮田。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发挥效益时间最长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成为富有的粮仓,享有天府的称号。
2.2郑国渠,战国末年,秦用韩国水工郑国,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即所谓郑国渠。渠长150多km,灌溉关中平原。渠两岸的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变成收皆亩一锺。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时关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生动描绘了在郑国渠等灌溉渠的淤灌下,关中平原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情景。
2.3 芍陂(安丰塘),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在位年间(,楚国劳动人民在今安徽寿县南面兴建了芍陂。这是个大似湖泊的水塘,塘堤四周设有36道门,72道涵。它接引了六安山区流来的水,形成一座周围60多km的蓄水库,可以灌溉万顷农田。现在它成为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圩田是太湖以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的主要灌溉排水形式,至唐末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据当时人李瀚的记载,苏州、嘉兴屯田最发达。其中,嘉禾土田二十七屯,广轮曲折,千有余里。北宋范仲淹曾描述当年圩田的规模和技术: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以上只是较为著名的几例,其他诸如河南南阳六门堰、湖北宜城白起渠、安徽芜湖万春圩、政和圩、新疆等地坎儿井、汉武帝时引洛河水灌溉重泉龙首渠、黄河大堤、江浙海塘等都在我国农田水利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古代水利建设的主要特点
3.1 注重科学规律
四千年的水利建设中,我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和在世界水利史上长时间的先进地位。中国不仅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文明古国的独具一格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科学技术体系。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的大禹治水原始测量技术;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控制引水的都江堰无坝取水枢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政府大力推行放淤,短短几年间放淤面积达到250km2以上,并有总结性专著出现,此后放淤和淤灌在北方各省民间流传下来。
3.2 尊重自然规律
一是气候条件。受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北方水土之性迥异南方。由于政治或经济的需要,在今河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二是借鉴历史,作出相应的改进。例如汉晋时期,淮北地区就曾反复出现丰水和枯水的情况,当地水利工程也曾借鉴历史经验,相应地采取或注重灌溉,或在发展灌溉时注重排水的工程调整。三是地形条件。对各种地形水源条件下的灌溉排水类型古人有系统归纳,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农书》中指出:地上有可兴之雨,其用水有法,有引江河水的渠道,有蓄水的陂塘。渠道陂塘工程都有闸门、涵洞来调节水量,以利自流灌溉。
3.3 重视制定水利法规
水利建设中,古代也重视制定专门法规。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兴建六辅渠,还同时制定了水令,是我国第一个灌溉管理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都市金牛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pdf VIP
- 儿科“一科一品”之做有温度的护理人.pptx VIP
- 2025年广州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中文释义 PASS图解速记高中词汇正序版.xlsx VIP
- 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情景分析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工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pdf VIP
- 生物医学工程先进制造:第一章 绪论-2015.ppt VIP
- 培养员工归属感培养员工归属感.ppt VIP
- 古方上篇后八方.张志峰老师讲解和答疑2016.3.5.doc VIP
- JingChaDaXue《灭火救援指挥》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