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在纳米SiO_2_TiO_2悬浮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docVIP

CO_2在纳米SiO_2_TiO_2悬浮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_2在纳米SiO_2_TiO_2悬浮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

CO_2在纳米SiO_2_TiO_2悬浮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 2006年第64卷 第6期, 453~457 化 学 学 报 ACTA CHIMICA SINICA Vol. 64, 2006 No. 6, 453~457 * E-mail: yhsun@sxicc.ac.cn Received September 7, 2005; revised October 28, 2005; accepted December 28, 2005.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No.资助项目. 454 化 学 学 报 Vol. 64, 2005 钛在悬浮体中可还原H2CO3/HCO-3合成甲醇 [5] , SiO2/ZnS还原CO2可合成甲酸[6]. 在众多光催化剂中, 由于二氧化钛具有稳定性好、光催化效率高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 而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转 化[7] . 对二氧化钛的适当改性可有效提高光催化效率, 其中氧化硅对二氧化钛改性可提高催化剂的分散性、比表面、氧化活性 [8~10] 和还原活性 [11,12] , 但不同的制备方 法对SiO2/TiO2的颗粒大小、比表面、晶型、催化活性有不同的影响[13,14], 其中多数催化剂是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的. 目前SiO2掺杂TiO2的合成方法中, 水热制备法还比较少, 考察该催化剂对CO2的还原性能尚未见报道. 我们通过水热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锐钛型纳米SiO2/TiO2复合催化剂, 并用XRD, TEM, BET, UV-Vis吸收光谱, FTI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 催化剂晶型、形貌、比表面和禁带宽度及其在悬浮体系中光催化还原CO2合成甲醇的过程.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的制备 1.1.1 纯TiO2的制备 向30 mL硝酸溶液(浓度2 mol/L)中逐滴加入10 mL钛酸四丁酯, 成半透明溶胶, 继续搅拌90 min后放入高压釡中140 ℃水热反应12 h, 取出样品并在120 ℃干燥, 然后在400 ℃空气中焙烧2 h得到纯TiO2. 1.1.2 SiO2/Ti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向30 mL硝酸溶液(浓度2 mol/L)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正硅酸乙酯, 搅拌至完全水解, 形成透明溶液, 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L钛酸四丁酯, 继续搅拌90 min, 放入高压釡中140 ℃水热反应12 h, 再在120 ℃烘干, 400 ℃空气中焙烧2 h得到SiO2/TiO2复合催化剂. 在相 同的实验条件下, 制得了SiO2的质量分数w分别为1.5%, 3.5%, 7.0%, 15.0%, 40.0%的SiO2/TiO2复合催化 剂. 1.2 催化剂的表征 样品XRD图谱由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D/max-r A型, 40 kV, 30 mA, Cu Kα靶)测定; BET由Tristar3000 型自动物理吸附仪(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测定; 样品颗粒形貌用日本H600-2型电镜观察; 样品的FTIR谱图由傅立叶红外仪(美国Nicolet 560型, KBr压片)测定, 紫外漫反射(DRS)光谱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日本Shimadzu UV-3150)测定, BaSO4做参比. 产物甲醇浓度用SE54石 英毛细管GC-920氢焰色谱仪分析. 甲醛含量用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日本Shimadzu UV-3150)测定. 1.3 CO2光催化还原实验 配制NaHCO3溶液230 mL (浓度300 mg/L, 用盐酸调pH为3), 将0.23 g SiO2/TiO2催化剂充分分散在该溶液中, 形成悬浮体系, 并在溶液中连续通入气体CO2. 反应在常压室温下进行, 气体流量100 mL/min, 排空1 h后开紫外灯进行反应. 采用300 W的高压汞灯做紫外 线光源, 主要波长为365 nm. 每隔1 h取一次样, 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 用毛细管色谱仪直接分析甲醇含量. 利用化学法分析甲醛含量[15]: 取2 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加入1 mL NaSH试剂, 于50~60 ℃的水浴中加热,取出后在波长为412 nm处测其吸光度, 另取NaHCO3溶液2 mL, 加1 mL NaSH试剂为参比溶液. 利用甲醛物质的量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来确定反应产物中的甲醛含量. 2 结果和讨论 2.1 催化剂的表征 2.1.1 XRD谱图及比表面 不同样品的XRD谱图如图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