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Ag-Cu复合触点冷镦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分析.pdfVIP

继电器Ag-Cu复合触点冷镦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继电器Ag-Cu复合触点冷镦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模具工业 2015年第41卷第4期 继电器Ag—Cu复合触点冷镦成形过程 数值模拟分析 詹艳然,廖丹佩 (福州大学 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针对继电器Ag—Cu复合触点冷镦成形后Ag,,~e-厚度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 Ag_cu复合触点预成形和终成形过程 中等效应变的分布,Ag—cu界面形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并通过改变上模半锥角 和Ag与上模、Cu与下模间摩擦因数的大小来改善Ag层厚度分布的均匀性。 关键词:触点;冷镦模;数值模拟;厚度分布 中图分类号:TG316.11;TP39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168(2015)04—0011-05 Numericalsimulation analysison cold heading processof relay with Ag—Cu compositecontact ZHAN Yan—rail,LIAO Dan—pei (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andAutomation,FuzhonUniversity,Fuzhou, Fujina 350108,China) Abstract:In view oftheuneven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theAg layerafter cold headinga relaywith Ag-Cu composite contact,numerical simulation wasus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 tion ofeffective strain during the process ofpre-forming and finalfomr ing,and the shape ofAg.Cu interfa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lso considered.And then,some mea- sures to improve the thicknessunifomr ity ofAg layer we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emi-taper na gleofupperdi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sbetween Ag layerna d upper die,Cu layerand lowerdie. Key words:contact;cold heading die;numericalsimulation;thickn essdistribution 1 引 言 2 触点冷镦成形工艺过程 继电器触点是继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 某型号Ag—Cu复合触点结构如图1所示,其成 接通、断开和转换电负载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可 形过程为:切断Ag丝、Cu丝一Ag丝、Cu丝轴向对齐 能发生触点间的金属 电积、磨损及 电阻快速增大等 一冷镦预成形一冷镦终成形(见图2)。由于制件冷 问题 。显然,触点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继电器工作 镦变形不均匀,冷镦成形后触点的Ag—Cu界面可能 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n.2]。为了保证触点质量和降 有多种形状,如图3所示。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触点 低生产成本,在实际生产 中多采用Ag—Cu复合触 预成形形状及摩擦因数对Ag层厚度分布影响很大, 点,以Ag为接触层、cu为基体材料,并采用冷镦工 借助数值模拟分析触点预成形形状及摩擦 因数对 艺制成。由于触点冷镦成形变形不均,冷镦成形后 Ag层厚度分布的影响。 Ag层厚度分布不均,容易造成工作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