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背影》参考课件
朱自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交流探究,体验亲情,学会珍爱亲情。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原名朱自华,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zhěn)密,清隽(jùn)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箸 狼藉 簌簌 赋闲 踌躇 交卸 栅栏 颓唐 琐屑 蹒跚 差使 迂 奔丧 拭 zhù jí sùsù fù Chóu chú xiè Zhà lan tuí Suǒ xiè Pán shān chāi yū bēn shì 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是如何刻画的? 2.作者在文中流了几次眼泪,能说说原因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文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2.作者为何着重刻画父亲的穿戴? 外貌、动作描写 对比,突出父爱 ①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祖母的故去 父亲的失业 家境的凄凉 伤心的泪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行动不便 力不胜任 感动的泪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沉浸于感动 父子要分别 惜别的泪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父亲为自己做了如此之多,而自己当初又是如此的不理解 “老境却如此颓唐 ”,“大去之期不远” 感恩的泪,思念的泪,牵挂的泪 悔恨的泪,愧疚的泪,自责的泪 父亲 爱的表达和期待…… 儿子 爱的理解和延续…… (1898-1948) 背影 眼泪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带着满足的微笑去世了。” (朱自华《朱自清与背影》) 作者当年对“背影”成功描写来自对父子情谊的细心观察和深刻体验。如今亲情更是到处有,但人们的感受未必相同,拿起你手中的笔,也为父亲写点东西吧! 感谢您 父亲 是您将我带到这个世界 在您和母亲坚强温暖的臂弯下 迎来第一声哭叫 感谢您 父亲 您那粗糙的双手 托着儿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您那灰色的足迹 指引着儿子前进的方向 感谢您 父亲 是您让儿子明白 心灵美容颜才漂亮 心中无私才能挺起胸膛 感谢您 父亲 儿子曾因为您是一位勤劳淳朴的农民而骄傲 儿子曾因拥有您博大的父爱而自豪 梦里多少次 您冲着儿子微笑 梦里多少次 您告诉儿子要忘却烦恼 一路走好 父亲 虽然您远在天堂 您的音容笑貌 儿子却在心中永远珍藏 一路走好 父亲 儿子会将家人照顾好 您定会因我与弟弟而自豪 一路走好 父亲 若有来生 儿子定会让您与母亲白头偕老 此刻,叫您一声“父亲” 是儿子今生的梦想 来生的奢望 一路走好 父亲 天堂里的音符 是儿子的思念 但愿用这一阕歌 来冲洗我心中苦楚 来寄托我对您未忘 一路走好 父亲 …… 2010.8.1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