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1中基础年级.docVIP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寿光1中基础年级

残荷·听雨 寿光一中 2011级51班 梁霄 “留得残荷听雨声。”黛玉如是说着,静坐在小舟上,微笑着,恬静着。 我张大眼睛,目光紧锁着那抹悠闲的身影。从此,小小的心房便被那个叫林黛玉的女子占据了。 大人们常把小孩子叫到一块,问长大后要做什么,那时的我总会第一个回答,我说:“我想当林黛玉。”大人又调侃说黛玉有什么好的,我就鼓着腮瞪他,不说话。 每当那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对月抒怀,吟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我便在心中暗暗发誓,长大后定要如她一般,遗世而独立,清雅恬淡,不为万物所扰。就像那泛轻舟,听冷雨,赏残荷——自有一股风流韵味。 长大后,初尝辛酸苦楚,使我不再是那个爱上层楼的少年,识得了愁滋味,也见识了那叫做忧伤的蓝色曲调。 我努力地生活,却愈加孤独,总觉得其他人不理解我,觉得自己的举动在他人看来或许是可笑的。没有知己的日子,寂寞而漫长。我用寂寞围就一个蛹,来抵挡无边的寂寞,却又在无数个幽深孤独的暗夜,任孤独噬啮心灵的声音将忧伤拉长。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侧卧在床上,我轻吟着黛玉的诗,喟叹着命运的弄人。当痛苦与痛苦交织重叠在一起,我的眼泪便不住地流着。从左眼流入右眼,轻微的刺痛之后,仿佛不曾有过哭泣,却把心情划得遍体鳞伤。 我明白了黛玉的忧伤,却忘记了那株雨中残荷和自己应当坚守的东西。人海茫茫,我找不到自己;心情随着环境而跌宕起伏,却没有人能理解我的伤痛。 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便开始读三毛的诗,读她的散文,读她的人生。喜欢她的文章,因为那有一股使人平静的力量。黄沙漫天的沙漠会在她的笔下变成神秘的女人的胴体,爱占小便宜的邻居也是可爱的“芳邻”。她的心若宽广的湖面,如果艰苦的环境也阻止不了她对生活的热爱,那么还有什么外物可以掀起其波澜?喜欢三毛,喜欢她在《我从台湾起飞》中的从容。即使是在监狱中,她亦活得自在逍遥。人生几度夕阳红,人生几度进监牢?她如是想着,英国某所监狱中留有她送的大力水手的画。 “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不顺时,三毛亦泰然一笑。我亦明白,真正地平静是在自己的心中修篱种菊,就象三毛与荷西甘愿做两只乡下老鼠,在心中构筑自己的相思农场和橄榄园,不去在乎别人的态度,只遵循自己心中所想,这就足够了。 于是我逐渐懂得,黛玉之残荷听雨,是为了听雨而赏荷,抑或是为了荷的孤寂与雨的萧条,为了慰籍一份孤芳自赏的心情。三毛若是听雨赏荷,定能发现荷的淡泊、坚守与雨的逍遥,三毛之于生活,更多了一份通达,就像她在婚礼上,别一把香菜,便是最美的新娘。 人生在世,不应活在别人的言语与态度中,太在意别人,就会丢掉自己。而我独爱平淡而不为万物所扰的生活,任沧海桑田,不变的应是那份朴素平淡的心情。 欣赏平淡,因为那其中包含一种深沉的意蕴,似飘逸,若温情,是流年所不能带走的心灵的阳光。 你若问我:“花凋了呢?” 我会说:“爱它的翠叶田田。” 若再问我:“叶残了呢?” 我会说:“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生活处处是美好的,仰俯之间亦有令人感动的变化,实在应该拥有一颗平淡而欣喜的心,去体验生活。 生活,平淡着,美好着。 倾听残荷。 【简评】: 作者因年龄和经历的变化,对林黛玉和三毛两人的理解发生变化。文章结构工整,角度新颖,见解深刻,语言优美。苏轼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本文语言长短结合,富有韵律。文章于现代中现古韵,于平实中启发深味的思考,引发人的共鸣。 (指导教师:燕合英) 生命的痕迹 寿光一中 2011级51班 李璇 究竟什么才是生命的痕迹啊?我百思不得其解。 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在《痕迹》中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生命的痕迹见证了人的成长,是人生的经历。 无论你贫穷与否,成功与否,每个人的生命最终都要归于尘土。生老病死是一个生命必经的过程,而正是在这过程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凭此他们在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而大多数人却只能在历史长河中淹没。沧海桑田,一路风风雨雨的走过,给后人留下的就只有自己的背影而已。人的一生似乎毫无意义,看着一路走过的风景,回味着路途中的点点心酸与幸福,却能够体味生命的痕迹。 诗人说:“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我不希望生命如此空白,只能成为历史长卷中一个匆匆过客,还未待看清面容却已消失不见。因此努力的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将会有它存在过的痕迹。 听说过这样一个人——湖南省一个二十三岁的高二学生蒋杨华。在他五岁时母亲双腿致残,父亲弃家出走,在他高一那年,母亲又遭遇车祸失去劳动能力,为了供养母亲和妹妹,未满16岁的他毅然退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将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