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叙事.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友叙事

【师友叙事】老师为啥不愿批评学生了?老师为啥不愿批评学生了? 前两日,一小学老师向笔者诉苦,课堂学生玩游戏不听课,老师开玩笑地批评他一句,结果家长知道了,认为老师是侮辱他家孩子,到学校找老师。 百口难辩,老师喟叹:一个老师连批评教育的权利都难以行使,动不动就是一顶为人师表的帽子扣到头上,以后谁还会或还敢管学生啊! 这事虽然是个例,但老师们的感慨却真实反映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批评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遭遇越来越多的责难和阻力,来自家庭的不理解和苛求,让更多老师在批评教育过程中心存戒备,或者对难缠家长的孩子干脆听之任之,不愿批评教育。 做老师是份良心活儿,有错不指,有偏不纠,长此以往,错失的是孩子的最佳纠正期,损害的还是孩子的利益。 笔者上学那个年代,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调皮捣蛋,你替我教训他。” 现在有几个家长敢说这样的话?的确,当前提倡的是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在社会舆论的大环境下,老师基本不用体罚等极端批评教育方式,但矫枉过正,连正常的批评教育也受到了“株连”, 以至于2009年,教育部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时,专门重申:“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本来是老师天经地义的教育手段和权利,却得用文件形式强调,个中滋味,值得品味。 针对这样的状况,这位小学老师不无忧虑地叹息,就这样下去,现在的孩子,将要被“捧杀”了。现在城市人家每家就一个宝贝,每天掌上明珠似的捧着、护着,生怕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有的孩子养成了软弱、依赖的心理,经不起困难和挫折。 现在社会上不少学生遇到挫折就离家出走、自杀,也最容易对这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产生暗示,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现在的老师也左右两难,批评教育是天职,但谁知道哪一次批评会成为压垮孩子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酿出问题来。出了事,家长上门兴师问罪,老师难辞其咎。古语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但现在各项考核和学校安全责任重压之下,如果“严师”不被理解和支持,谁还愿意做“严师”呢? 当然,作为老师,也要尊重学生,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度,不体罚不辱骂是底线,同时要讲究批评学生的艺术,考虑如何批评效果最佳。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要对老师的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老师批评学生,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最难的也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老师不愿批评学生,说到底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缺乏基本信任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只有在孩子成长问题上建立共识,在教育方式上建立互信,才能步调一致,让孩子在家校这两个重要教育平台上真正健康茁壮地成长。学之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又从而悦之;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又从而厌之。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