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docVIP

1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

一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东侧,有一条幽静的小路,叫丁香路。路边的丁香花眼下开得正旺,白的、淡紫的小花缀满枝头,散发出阵阵幽香。它们的来历,与一名叫做丁香的女子有关。   按诞辰来算,今年,烈士丁香该满100周岁了。她的面容永远定格在1932年。那一年,22岁的她牺牲在雨花台,如花生命瞬间凋谢,还带走了腹中仅3个月的孩子。然而,丁香的传奇爱情却一直在延续,令人动容。清明即至,昨天,她素未谋面的女儿乐丁香,来到雨花台祭扫,向记者讲述了父亲与丁香之间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新婚5个月,爱人牺牲在雨花台   丁香花开。   乐丁香和乐迈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南京雨花台。从有记忆起,父亲和母亲就经常带着她们,大老远跑到南京,来雨花台看望另一位妈妈——丁香。   丁香姓白,是父亲的第一任妻子。乐丁香缓缓讲述起父亲与丁香妈妈的故事。   白丁香原是一名弃婴,被苏州基督教监理会牧师白美丽小姐收养。小丁香天生丽质,聪慧过人,白小姐请专人给她讲授英语、圣经、史、地、钢琴等课目。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婉约和现代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丁香出落成一位既柔美又热情进取的知识女性。1925年,丁香到东吴大学学习生物和代数,遇见了青年乐于泓。   乐于泓,后来担任过十八军宣传部部长和中共西藏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不过,更多的人只知道他另一个名字——阿乐。阿乐生于南京一个儒宦家庭,与丁香相识时,正值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两个青年人一起学习文化讨论时事,一起投身于革命热潮,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丁香弹得一手好钢琴,阿乐的胡琴也拉得出色,琴瑟相合,琴声,也成为他们的秘密联络工具,在他们租住的阁楼窗口,时常传出《圣母颂》的琴声,这就是互报平安的信号。1932年4月,两人在上海举行了秘密婚礼。   幸福的新婚生活才过了五个月,因叛徒出卖,丁香不幸被捕。国民党匆匆将她押解到雨花台秘密枪决。当时,白丁香已经怀了3个月身孕。   阿乐闻讯悲痛欲绝,第二天,他不顾暴露身份的危险冒雨赶往南京,身披蓑衣伫立在雨花台丁香就义处祭奠悼念,立下了“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   他为大女儿取名叫“丁香”   丁香牺牲后,阿乐前往青岛任共青团山东省临时工委宣传部长,1935年9月被捕,1937年9月在国共合作无条件释放政治犯时获释出狱。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豫苏皖边区党委宣传部长,十八军宣传部长。1952年,乐于泓担任西藏工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和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等职。   博学儒雅的他,身边不乏爱慕者。然而,他始终独身一人。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在进藏部队中,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闯入阿乐的视线。她叫时钟曼,是十八军政治部通讯报道科的工作人员。一见到这位比自己小了23岁的姑娘,阿乐关闭了18年的心,怦然跳动。“这姑娘,你觉不觉得她的眉眼,很像丁香。”他激动地跑去问朋友。   而阿乐对丁香的忠贞爱情故事,早在军中传遍,打动了很多女孩的心,也包括时钟曼,1954年5月,两人终于结成伴侣。   阿乐并没有片刻淡忘丁香,在西藏、在安徽还是后来到了东北,他的家中,始终摆放着一盆五彩的雨花石和一枝丁香花。床头,还挂着一幅丁香的画像。他们还为第一个女儿,取名为乐丁香。   魂归雨花台,骨灰撒在丁香树下   1982年,在丁香牺牲五十周年的时候,阿乐带着乐丁香,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小路上,亲手种下了一棵丁香树。从此,这条路就有了“丁香路”这个名字。   后来,工作人员在这里陆续种植几十株丁香,每到春季,就会开满白色、紫色的丁香花。几乎每年清明,阿乐老人都会抽空来丁香路走一走,“去之前,他一定要理发,整装一新。”乐丁香回忆着,1989年,父亲最后一次来到雨花台,这一年他已经81岁,自知时日不多,看着自己种下的丁香树枝繁叶茂,他抚树失声痛哭。   1992年,阿乐在沈阳病逝。“去世之前,他还想来看看,行李都收拾好了,但是,已经没法来了。”第二年清明,时钟曼带着两个女儿,捧着丈夫阿乐的骨灰,在绵绵春雨中来到雨花台的丁香花下,将骨灰伴着丈夫的心愿,伴随着美丽的白丁香花瓣,埋进了这块令丈夫魂牵梦萦了一生的土地。   “丁香花叶子是苦的,花却是香的。而作为女人,丁香她其实真的很幸福。”二女儿乐迈说,去年9月她出差到南京,一个人来雨花台,默默地坐在父亲亲手栽的丁香树下,呆了1个多小时。想起这段爱情故事,有感动,有钦佩,对丁香、对父亲,也是对自己的母亲时钟曼。“父亲和丁香妈妈的婚姻只有短短几个月,然而付出的却是一世情怀;母亲很爱父亲,但她完全能够理解包容父亲对丁香的感情。”   她记得,文革时,父亲被打成叛徒,还是孩子的她在外面看到大字报,伤心地跑回家质问父亲,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我不会做对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