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城关镇-旧城改造城市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昌县城关镇-旧城改造城市设计说明

新昌县城关镇旧城改造城市设计说明概述设计依据(1)《新昌县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昌县规划建筑设计所,浙江大学城建学院城规教研室,1994年6月。(2)《新昌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新昌县人民政府,机械部第二设计研究院,1994年12月。(3)《新昌县志》新昌县志编纂委员会。(4)《新昌县城关镇旧城改造规划设计任务书》新昌县建设局。(5)国家在关的规范、规定。工程概况工农路位于新昌县老城区中心,紧邻横街商业中心,西起鼓山支路,东至人民东路,全长约852米,道路红线宽25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是一条横贯东西,直通城市中心的重要道路,总用地面积9.2公顷(含保留建筑用地)。规划范围内除四米宽的原工农路和一些断断续续的小巷外,绝大部分是砖木、泥木结构的破旧房屋。根据县政府的要求,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将工农路建设成为反映新昌城市性质,具有良好形象,集客运干道、绿化林荫道路及商贸大道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道。现状分析1、历史地理环境概况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始建于后梁开平二年,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境内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早有“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美称。城区南临天台、南明山,北靠新昌江,依山傍水,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下降。新昌县自然景色优美,社会风尚典雅,但千百年来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战乱不停,自然经济面貌无法改观,没有形成统一整体的城市形象,甚是可惜。2、文化特色 新昌名山簇拥,风景秀丽,吸引了历代高贤名士游览定居,留有 许多名胜古迹,形成“唐诗之旅”的文化奇观。城内尚存的历史古迹 有横铺石板、三重台门、白果树、弥陀寺、化严庵、教堂等,建筑构 件均有精美的砖、木。雕刻,人物、鸟兽形神兼备,具有很高的文化 价值。 新昌县民间文艺质朴清新,品类繁多,别具一格。调腔为全国古 老稀有剧种,硕果仅存,又是越剧发祥地之一,与嵊县合称“越剧之 乡”,群众性文艺创作也呈现兴旺景象,以摄影、书法成绩较为显著。地段现状及面临的问题(1)道路、广场、绿地状况 用地范围内无集中的广场、绿地、市民缺乏公共休憩型的生活交往空间。区内道路狭小,原工农路仅四米宽,其余小巷普遍只有2-3米的宽度,缺乏畅通的机动车道,缺乏停车场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老城区的交通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2)建筑物及构筑物状况 a、住宅用地范围内主要以2-3层砖、土、木结构住宅为主,拥塞杂陈,大量未经规划的公厕、垃圾点散布其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另有近年建设的五、六层住宅及商品楼也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建筑风格杂乱,普遍后退道路红线不足,间距不够,日照通风环境不佳。b、对古城墙缺乏整治维护,任其自然侵蚀,杂草丛生,自然面貌破损严重。c、文化设施:街区内青年路小学原拟校门正对工农路,缺乏缓冲空间,不利于小学生放学后的安全,规划考虑移至城市绿地一侧,同时留出入口小广场。d、其它:广告张贴凌乱,没有统一的形象,街区视觉形象混乱,一些必要的街区设施不全。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新昌的自然景观条件,将南明山景区的自然绿色环境引入工农路,提高工农路生态环境适宜性。人文关怀:本规划设计以城市设计为主要内容,其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富有人情味的城市交往活动空间,塑造新昌县作为越剧之乡,山水之城的环境特征。共生共存: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满足人的集居、工作、交往、贸易等需求的结果。作为构成其骨架的道路街区系统,其功能往往是复合、交叉的并存,而不是单一功能的区分,工农路作为老城区的一条重要道路,穿越规划中的居住用地与商业中心区,与东部的城市交通干道连接,是一条贯穿城区东西的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双重功能的城市干道,在今后一段时期将对其动静态交通组织进行深化,并在空间形态,建筑形式,环境设计等方面强化特色,使工农路成为反映新昌旅游城市及历史文化古城的一个窗口。重视新昌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维护城市环境的历史延续性。四、设计定位与构思传承工农路街道结构与文脉工农路是一条旧城改造的城市道路,街道两侧的用地功能,建筑形式必须与周围地区及原有的结构与文脉相协调,体现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根据工农路所处的不同区域位置,其结构可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与河滨绿地,古城墙融为一体,形成城市文化旅游的风貌;中段与传统的商业步行街,悠闲的商业休闲广场相结合,形成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商业风貌;西段与横街商业中心,城市绿地结合,以体现现代化的、舒适的城市商业风貌。2、创造富有个性的城市空间与街道环境新昌四季分明,雨季颇长,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为适应这种地域特色,工农路应注重半室内的公共空间的创造,特别应注重街道公共空间与建筑公共空间的融合,提供遮荫避雨的场所,以形成特色。利用古城墙等历史文化内涵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