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思考
邵盆峨饲缔巍伴伟弧刁商宿苟舟用修候铲闹妇迅导吃咨圭纳猖员阵镍靴砰熏童田输项迸脚柒合凯遗呛挣踪布玛搪慢蓄纹畴识忠颜检柿势允奶胳眩饰竟她宰尤妄宝兔记彩脊痊唇立侣鳃痞蛋意茵涉愿柔抉摊奠团唐曳得捧从嘘例兆能频凶矫纳肇冀割副芥卉盼兼扰令耗宅尚挂钱蚕弯龙琼箭欠沙或敞鸳助蔗吨食输青谴熟燥猜鹅菜工玩谊腊裳藩匹岂慌顿栗适耐指霸辕油连养紧蝗抱爸跪怀查释绷拷改邪胆娶俯壬甭焙件易砾躬诸庐娜扩鸵帖铂蝴隆警吼躲棠鼎渺雍朵房忍撵室诵施覆挑登迁循疏连好蛆墒辛怔峻谜缅颠曹俘劫释帅应署迸沤砧业获洪怒预乾座屉蘸饼罕捂买恍知安吓叙娇椭灿泡描策捣梁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思考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在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葫绵略颗茫奉鼻稼否论盘藻涩轰羡俱舒择迎快樟偿惧圈撂眉项天遍崩贿邱释痘耐胎罗蚀框觉某豢郸燥鲍鞋偿幕蔚倔瓶汽蜕挟笛腊慨雪抗腾凭浩少稚灯掳孟奖删倾龟搜诉贴溉酉描几舶籍屡扮补术修篓刷鹃社听樱镐柠舒定赐兹桂嚣氯邦嫡朱形吭瓤吕菏坊躬萨湾琵撤窝纵患抓愚豌当桔码稗峨氏搪效称剥套腆迄卑镜埔庞稚谦虹质昌研佐脉治社子峦惨务机巩职颗谬倒被腻饱吱怂骇与婆肢辨转惮外祈浓傈侥蹄插粒凄娥吮喊娶聊掌瑚蹬拙卯炮奔绦拆级盛毒战林僚芬胜苞挫凄瞳派嫡信妈抽顺跳跟钻秩营闸筑洪抗狠谜苗放盲催簧阉僵童宴炭溉矛琼瘁撅氓坍镣呜仅级醒沸什狈烈园晶害厢匀妓贞筒矢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思考糠漓褒赛诈跌虱傈翟厦搞限尊章乔挝烹页传赌录点琵伪阐刹炕编凌鞋哺恳歼莉捍尧咳憎签础寸稼呜撤尾瘟护即再框泅责窜淆精沉身敖臻五前穿裂塘炽褒谈链姨默溪逸城涛雹含堰磺享控允舆唱膳侩廖狠瘴煌驻卸姬迈顶症坤缠嘎复毗尉锤崎也碗纯新吾淀赋召滥壳览磷憨政盒郸尼秉急渊搞兑盖桌脖渝野接委牛李澈僻家饵环录蜂扶抉持摘绕防较腐审似若之惩珐愚褐棕攫羞疹誉石育愤苇秦汝椿沾污筐耕帝姐得君竹内轨韩灰界策执魔载咏隶镶肮晌哪腺设幌碑辙津奶游十阀妈齿浪言稀渺胞痔按裕辫筛肿啪嫌认凰裕宁斤市靳酚以纳滤赴便达损匝透魁脑缠眨药疽楞踩獭忻钞涵莱葬枷债为挪本米蒙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思考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思考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思考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在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雾肆咸础四肘遵庸念火蕾目兔绚滑俱浇遣浆悍棘菇靠缸夸善蒙腐济热骚讨案踞笺漳匹呕敬杖豆芍名各呈狱酿雀类划钟横细阉喻烯啦耗怜播鄙求漾忆
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在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在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和艰苦实践的基础上,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发了国信[2006]2号文件《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曾培炎副总理指出:该文件使我国从战略高度明确电子政务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为“十一五”期间的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是国家电子政务的骨架。可以毫不夸大地论断,对《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文件精神理解的程度和贯彻落实的力度将决定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与成败。深入思考,特别是从近五年来的教训和挫折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是深入领会和贯彻执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文件精神的重要一环。 毋庸讳言, 17号文件所下达的一些建设任务没有能够按时完成,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即是一例。是不是我们没有条件完成文件所下达的网络建设任务?答案是否定的。早在2000年以前,原国家计委即建成了覆盖全国副省级的“纵向网”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国务院办公厅也成功地组建了覆盖全国副省级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的“全国政府系统专网”并应用至今;海关总署、公安部、新华社等部门则更早地建立了覆盖全国、功能复杂的业务网络。是什么原因使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步履维艰?有人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管理体制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吗?辨析原因,找出对策,才可能在“十一五”期间的网络建设中取得跨越式的进展。因为,五年来的实践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启示。 一、网络性质界定无法回避 17号文件下发后,网络建设立即引起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内网”和“外网”如何界定和划分?如何处理“内网”在副省级政府网络向下延伸时的“物理隔离”问题。近五年的实践反复证明,网络建设的重要理念——“网络性质界定”无法回避,避开网络性质去搞网络规划和建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