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啄龟】tok-ku
【啄龜】tok-ku
對應華語 打瞌睡
用例 上課啄龜
民眾建議 啄痀、盹龜、盹痀、盹眗、盹睡、目主眗
臺灣閩南語裡把「以坐姿或立姿短暫進入睡眠,因頸部無
力而頭顱向下點擊的歇息」稱為「ka-tsuē」,寫做「瞌睡(或作
「交睡」、「加睡」) ,以別於一般睡眠的「khùn 睏」。早期的閩
南語有「瞌睡」這個詞,而沒有「tuh/tok-ka-tsuē」或「tuh/tok-ku 」
這些詞(參見雷州話、海口話、潮州話) 。後來有的地方的「瞌睡」
或發展出「睡」義(語義擴大) ,為了分別詞義,而產生了「啄(tok)
瞌睡」、「盹(tuh) 瞌睡」來代替原來的「瞌睡」,並且發展出「啄
龜 tok-ku 」、「盹龜 tuh-ku 」等語詞。
「tuh 」(盹) 「tok 」(啄) 兩字是一音之轉,此處談「tok 」(啄)
和「啄龜 tok-ku 」,另一條談「盹龜 tuh-ku 」。《集韻》沃韻「都
毒切」下有:「豖殳 ,說文:椎擊物也。」此字於《廣韻》作「椓」,
《廣韻》覺韻「竹角切」下:「椓(澤存堂本作「㧻」) ,說文:
椎擊物也。」「竹角切」、「都毒切」都相當於臺灣閩南語文讀音
的 tok ,音讀相合。
《廣韻》、《集韻》的釋義都出自《說文》,而最早的《說文
用字解析 解字•殳部》作:「豖殳 ,椎擊(無手,毄)物也。从殳豖聲。」段
豖攵 、木部椓音義同。」以上
玉裁注:「謂用椎擊中物也。與攴部
「豖殳」、「㧻」、「椓」三字都有「豖」聲符,都是同一字的分化,
从「殳」、从「扌(手)」都表示為動作,从「木」是表示作用於
木頭上。「豖」雖是聲符,但是《說文解字•豕部》:「豖,豕絆
足,行豖豖。从豕繫二足。」(豬被綁住兩腳,走路不順,一頓
一拐地。)可見「豖」聲也部份兼義,有「短暫頓地」之義。
如果擴大一點來說,和「豖殳」同音的「斲、琢、啄、諑、
斀、豖攵」等字,都有「以尖端物或(棍棒、嘴、刀釜等)小面積之
物打擊」之義。可見在詞源上是同一來源。因此最早的漢字是
「豖殳」,而在「玉」上之「豖殳」為「琢」,以「刀釜」之「豖殳」
為「斲」,以「嘴」之「豖殳」為「啄」,……餘類推。從初文來
說,「tok-ku 」的「tok 」本字是「
豖殳」,但是此字罕見,因此可
以取同源的「啄」來表示。
至於「ku(龜) 」,是由「瞌睡 ka-tsuē」輾轉轉化而來,現在
已經難以辨明演化之跡。可能是為了節省音節數而以「龜」代
之;或者是由於合音變化,由於「龜」字有「kiu(文) 、kue( 白) 、
ku( 白) 」三音(分別來自《廣韻》的「居求、居追」兩切) ,因此
其演化為「ka+ tsuē kuēkūku(因前一「啄」字變高調而
順變) 」或是「ka+tsuē (前音取聲和調、後字取韻)
kueku」。由於「ku 」可能是合音演化而來的,因此沒有本
字;如果比擬於龜或鳥類之打盹,因而寫做「龜」字,雖非本
字,卻比較形象化,同時也維持了《台日大辭典》的寫法,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