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SE操作步骤 栓塞 栓塞前更换手术手套 透视下栓塞,防止反流 观察到血流速度变慢或造影剂消退延迟时停止栓塞 栓塞范围50%~80%为佳 栓塞后15min复查造影 低压流控法栓塞前 低压流控法栓塞后 脾下极动脉栓塞法前后对比 术后处理 术后病人平卧24h,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血肿或血栓形成 术后5d内应用抗生素,控制肠道细菌进入血循环。一般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 术后出现左上腹疼痛,可使用布桂嗪、哌替啶等药物止痛 术后第3d、7d复查血常规,了解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术后2周、4周分别行超声、CT检查,观察脾脏栓塞情况 多数病人术后2周即趋于平稳,若仍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并发症及其处理 左上腹疼痛 可放射至左肩部,持续2~4d,必要时可用哌替啶等麻醉性止痛药。极少数疼痛严重,可行术后48h持续硬膜外麻醉。 发热 常持续2~3周,呈弛张热,可给予补液、吲哚美辛等处理。 脾脓肿 尽早手术(外科或介入引流)。 脾破裂 罕见,立即手术。 并发症及其处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 左侧胸腔积液、肺炎,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引流。 脾外栓塞 多为反流所致,术中透视下缓慢、细心操作可避免 门静脉血栓形成 多为血小板快速上升所致,适当控制栓塞范围可避免 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思想顾虑。 鼓励患者深呼吸,可缓解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状。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疗效评价 大多数调查显示PSE后: 外周血细胞或血小板升至正常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等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也能持续1年以上 脾动脉血流减少,门脉高压得到改善(50%~80%#20%~30%) 明显减轻胃粘膜充血,控制非静脉曲张性胃粘膜出血 与PTVE可TIPSS联合,可最大限度降低由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总结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治疗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PSE既保存了部分脾脏执行免疫功能、又减少了脾功能亢进带来的危害,降低了门静脉压力,而且PSE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术后病人恢复较快,鉴于这些优点,PSE作为脾功能亢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已得到确认。 脾功能亢进性疾病的脾动脉栓塞治疗 二0一四年 * 概念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以经过脾切除而得到缓解。本病经治疗后,一些病例临床表现可减轻。脾脏切除后,症状可以得到纠正。 发病原因 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隐匿性脾功能亢进 发病原因 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原发性脾亢有所谓原发性脾增生、非热带性特发性脾肿大、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原发性脾性全血细胞减少、脾性贫血或脾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于病因不明,很难确定该组疾病系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后果,或系相互无关的独立疾病。 发病原因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①急性感染伴脾肿大,如病毒性肝炎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②慢性感染,如结核、布氏杆菌病、疟疾等; ③充血性脾肿大(门脉高压),有肝内阻塞性(如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结节病等)及肝外阻塞性(有门静脉或脾静脉外来压迫或血栓形成)等; ④炎症性肉芽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及结节病等; ⑤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及癌肿转移等; ⑥慢性溶血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海洋性贫血等; ⑦类脂质沉积症,如戈谢病及尼曼-匹克病; ⑧骨髓增生症,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 ⑨其他,尚有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等。 发病原因 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脾亢,因骨髓代偿性增生良好,所以周围血象未显示血细胞减少。但一旦有感染或药物等因素抑制造血功能,即可导致单一或全血细胞减少症。 隐匿性脾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 脾肿大 可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肿大。血细胞减少与脾脏肿大不成比例。 外周血细胞减少 常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各系细胞减少的程度也并不一致。红细胞减少时,可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昏、心悸。粒细胞减少时,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热。血小板减少时则有出血倾向。 临床表现 CT表现: 男性,50岁,脾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 血常规所示: 男性,50岁,脾功能亢进 危害 脾脏显著肿大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胃肠道); 贫血(特别是溶血性贫血); 出血症(常见上消化道出血); 反复感染。 经皮肝穿门静脉造影可见胃冠状静脉增粗迂曲 CTV成像可见胃冠状静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