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要点.ppt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要点

* * * * * * -*- 考向一 考向二 命题品鉴:本题旨在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设置了1928年苏联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的新情境,对有关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问题进行考查。本题题干中提及的两个钾矿之一由德国公司负责建设,这种方式正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典型做法。尽管一般认为,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已经结束,但由新经济政策探索的某些有效方法实际上仍在沿用。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待历史现象和理解历史问题。 -*-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②联所学,排错误:1936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才正式确立,再从题干中“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的信息,可知“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 ③审选项,找答案:从题干中“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也不是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A、C两项错误;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D项正确。 答案:D -*- 考向一 考向二 对点训练1 (2015云南一模)有苏联领导人在1925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下列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  )? A.利用军事特殊时期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尽快实现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生产积极性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利用军事特殊时期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B项正确;C项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成分,且时间不符,故错误;“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生产积极性”是赫鲁晓夫为改变苏联严峻的农业形势而提出的,故D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二斯大林体制的内涵? 【例2】 (2013课标全国Ⅰ,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 考向一 考向二 命题品鉴: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苏联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1952年”“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②审设问,找关联:“这一论断……”需要结合史实加以判断。 ③审选项,定答案:1952年,战后苏联尚未实行改革,仍然是斯大林体制,以后进行改革说明存在经济困难,显然当时苏联没有“彻底而永远地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农业改革是指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的论断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D项正确。 答案:D -*- 考向一 考向二 对点训练2 (2015湖北武汉5月模拟)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70%,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财政基础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题干中美国里根政府针对苏联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而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70%,苏联损失惨重的信息,可知苏联是因为不能及时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而付出沉重代价,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粮食危机对苏联经济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