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6.17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要点.ppt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6.17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6.17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要点

【考向揭秘】 1.已考角度:不同时期(唐、宋、明清)商业发展的成就及原因;城市变迁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2.预测角度: (1)结合“一带一路”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成就。 (2)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综合考查某一时期历史商业与贸易发展的阶段特征。 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2)小农经济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劣根性,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社会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评价: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考题印证】 (2014·江苏单科·T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题思路】 主题归纳 知识迁移 明清允许少量船只出海贸易 客观评价和认识明清的“海禁”政策 【解析】选B。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制定了“寸板不许下海”的基本国策。在“海禁”时期,对外贸易体系主要通过朝贡和官办的方式进行。在沿海倭乱基本平定后,直到隆庆初年,明政府迫于压力开始部分开放沿海贸易。从材料中可知,提出开放的大臣是福建巡抚涂泽民,因此所谓的开放也是在福建一地部分开放,A错误。对外贸易决策权肯定是在皇帝手中,C错误。D在材料中未能得到体现。 【考向揭秘】 1.已考角度: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表现与影响;“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内涵与影响。 2.预测角度: (1)从土地流转的角度考查古代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 (2)从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的角度审视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体系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发达,领先世界。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形式中,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很大比重;民营手工业受到限制,但明清时期在一些行业逐渐占主导地位。明代中后期城市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是古代手工业发展中的新现象。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呈现阶段性、不平衡性。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隋唐时期商业得到发展,两宋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明清时期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 其特点经历由官府垄断经营到“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地域范围不断发展扩大,城镇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发展艰难。 【特别提醒】 2.“重农抑商”政策能长久得到实行的原因 (1)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 (2)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 (3)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____,危及统 治。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____,对外贸易只 能在_____主持下进行。 倭寇 互市 官方 2.清代闭关锁国: (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_________。 (2)表现:厉行_____,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抗清斗争 海禁 (3)危害。 ①妨碍_________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 _____________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海外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特别提醒】 3.正确区分明清两朝的“海禁”政策 (1)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而是积极鼓励外国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2)清初的海禁,基本上是闭关锁国,清政府甚至认为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4.“闭关锁国”并非禁绝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对内禁止出海通商,对外限制外商入内,并不是完全禁绝对外贸易,“十三行”即是特许统一经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