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doc
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
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
这里要谈的汉语诗歌,是文言文体的汉语诗歌。要说的构成,是指这些旧体诗在体式方面的构成条件。我现在就是要解剖一下汉语诗歌,看看是什么语言条件,构成了汉语特有的诗歌体裁。同时,也要看一看在体裁方而历代诗歌的发展,表现为什么。
汉字与诗歌的声律
先从汉字说起。汉语的字是一个一个的单音节方块字。过去有人说它不好,应当拼音化。现在看来,一个一个的单音节,正可以说是汉语的特点。汉语的字是单音节,但是在汉语的单音节中也有自己特有的变化,就是声调。一个音节可以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变化,在有些方言里,一个字的渎音可以多达八个、十个调。平上去人或更多的调,可以归为平仄两个大类。现在的一声、二声,古代都是平,其他上、去、入都是仄。仄声字是低调、抑调,平声字是高调、扬调,平仄实际就是高矮,声调高的叫平,声调矮的叫仄。连起来念,如五言诗句就是仄仄平平仄,通俗点说就是矮矮高高矮。
汉字是单音节而且有声调高矮的变化,这就影响汉语诗歌语法的构造。我常说汉语的诗歌像是七巧板,又如积木。把汉语的一个宁一个字拼起来,就成了诗的句子。积木的背面是有颜色的,摆的时候得照着颜色块的变化来。由单字拼合成诗句,它也有个颜色问题,就是声调的变化,汉语诗歌特别重视平仄、高矮,高矮相间,如同颜色的斑斓,这样拼成的诗句才好听,才优美。所以要谈汉语构成,先得说汉字,先得说汉字的声调。高高矮矮、抑抑扬扬的汉语诗歌是有音乐性的,诗句的音乐性正来自单宁的音乐性。这是首先要明确与注意的。
注意到汉字有四声,大概是汉魏时期的事。《世说新语》里说王仲宣死了,为他送葬的人因为死者生前喜欢听驴叫,于是大家就大声学驴叫。为什么要学驴叫?我发现,驴有四声。这驴叫eacute;ng、ěng、egrave;ng,正好是平、上、去,它还有一种叫是打响鼻,就像是入声了。王仲宣活着的时候为什么爱听驴叫,大概就是那时候发现了字有四声,驴的叫声也像人说话的声调。后来我还听王力先生讲,陆志韦先生也有这样的说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入声字在北方话里的消失。入声字都有一个尾音,如国,入声读guk。有人说是后来把那个尾音丢了,所以北方没有入声字。其实不是。北方没有入声字,是读的时候把元音读长了,抻长了一读,就成了gnoacute;。这就是人派三声的原因。
汉字有声调,于是诗歌有平仄,不过就汉语诗歌的声律而言,单从字的调说还不行。五言诗或仄仄平平仄等平仄句式,七言诗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等句式,我们看,五个字后七个字拼成的诗句,一句中多数的字,是两个平声字在一起,两个仄声字在一起,成为一个个的小音节。我在《诗文声律论稿》那一篇文章里,曾经说到过平仄竿的问题,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交替进行反复无穷,犹如竹子的节,五言、七言的各种平仄基本句式,都是从这条长竿儿上任意截取出来的。那本小册子出版后,不少喜欢古体诗的朋友对我说,平仄长竿很说明问题,问我从哪里想出的呢?是啊,以前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汉语的诗句要平平仄仄平呢?我请教语言专家,请教心理学家,都没有明确答案。有一回我坐火车,那时还是蒸汽机车头,坐在那里反复听着突突、突突的声音,一前一后,一轻一重。这使我联想到诗的平仄问题,平平、仄仄也是两个一组一组的,一前一后,一轻一重。当时我有一位邻居乔东君先生,是位作曲家。我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说,火车的响声,本无所谓轻重,也不是两两一组,一高一低,这些都是人的耳朵听出来的感觉,是人心理的印象。人的喘息不可能一高一低,而是两高两低才能缓得过气来。这一下子使我找到了平仄长竿的规律:汉字的音节在长竿中平平仄仄重叠,人才喘得过气来。讲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单音字的汉字,反而因容易合乎某些心理规律,形成汉语诗歌的格律,如果是多音节,恐怕就不会是这样。
汉语诗歌的句式
汉语的诗歌里,句子的形式从一个单字到若干字的都有。一个字往往不成一句,但在一句诗开始的时候,常常有一个字,叫领字,词里头很多。比如柳永那首《雨霖铃》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其中的对字,就是一个领字,在过去的有些本子中,它是单提行的。两个字的诗句也不少,如《诗经》的《鱼丽》那一首,鱼丽于,鲨,以后两个字的句子更多,词里的《如梦令》如梦,如梦、知否、知否皆是。三言诗句起源也很早,《诗经》江有汜,不我以就是,汉代的郊祀歌里也有一些。四字句的诗大家都很熟悉,《诗经》主要的句式就是四言。四言进至到五言,就很有意思。四个字一句,形式上是方的,关关雎鸠,关关、雎鸠是两个字两个字的。一是内容表达上不太够,另外也显得不够灵活,有些板。加上一个字,一句中就有单字有双字,富于变化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读来既流动又舒缓,活跃多了。五言诗也是在《诗经》里就有,但还没有全篇都是五言的作品,汉魏以后,就成为了汉语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族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doc
- 民族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民族团结教学浅见.doc
- 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整合教学.doc
- 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中的教学模式.doc
- 民族音乐在艺术院校中的教学探索.doc
- 民族音乐学在我国的分期发展状况.doc
- 民族音乐学学科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oc
- 民族音乐欣赏教学探索.doc
- 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中室内乐演奏者的素质培养.doc
- 民族鼓乐艺术教学与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doc
- 2025年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公开招聘医师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南宁市兴悦路幼儿园招聘若干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施工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doc
- 2025北京之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招聘教师5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一级注册建筑师题库汇编带答案解析2025.docx
- 2025湖北襄阳市保康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江西抚州资溪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招聘编外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东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乳源实验学校)特聘骨干教师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