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及价值.doc
浅析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摘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岳石窟年代久远,内容丰富,造像精美,华严洞是其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其整体气势恢宏壮观,造像精细优美,集现实与浪漫于一身,堪称北宋石窟艺术精品,在美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领域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美学特征;价值
中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石窟艺术有大足石窟,其实与大足石窟相邻的安岳石窟年代之久远,内容之丰富,造像之精美,堪与大足石窟媲美。有研究认为安岳石窟与大足石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安岳石窟之所以不为众人了解,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石窟造像相对分散,而且每一处石窟规模都不大,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安岳石窟始于南北朝(公元521年前后),盛于唐代、五代和宋代,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经近年文物普查,安岳县有摩崖石窟造像105处,造像10万尊左右,至今保存较完好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文物价值的石窟有45处。石窟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也有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合龛的造像,也有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写。“其艺术风格既有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遗风,又有体态健美、面颐丰满的唐代风韵,还有雕工精细、璎珞满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色。”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将安岳石窟的历史、艺术价值归纳为“古、多、精、美”四大特点。安岳石窟在中国的石窟艺术中有着“上承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窟”的重要地位,不愧为我国又一伟大的古代石窟宝库。其中,华严洞石窟是安岳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其造像气势恢宏,壮观精美,堪称北宋石窟艺术精品。不论从美学、艺术学角度,还是历史、社会学角度考察均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的基本概况
“安岳华严洞位于距安岳县城东南方56公里的石羊镇赤云管区箱盖山,其中包括开凿于北宋建隆元年的华严洞和开凿于南宋嘉熙四年的大般若洞两大石窟,内有宋代造像159尊,历代碑刻题记24处。”佛教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艺术在中国推广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宣传佛教教义的有力工具。石窟艺术是佛教美术中的一个门类,它包括石窟中的雕塑、壁画、建筑及其装饰。安岳华严洞石窟的造像艺术是构成安岳石窟艺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题材大多是佛教题材为主,如佛、菩萨等,此外,还有儒家、道家以及写实的题材。这些石窟造像艺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造像的面部表情、身体动态以及衣饰器物等。这些构成要素与造像的感染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石窟造像的塑造,最重要的是注重内心情感的刻画,只有重视形式美和整体感的和谐统一,才能使佛像或人物、动物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
华严洞石窟高6.2米,宽lO米,深11.3米。华严洞石窟造像,以密宗为主,是释、道、儒同窟造像,题材达39种。其布局严谨,造型奇妙,动静结合,虚实得体,采光科学,殿堂似的石窟灿烂辉煌,气韵生动,在中国石窟造像中独树一帜。造像分布于左中右石窟壁,中间是高5.2米的“华严三圣”雕像,毗卢遮那佛居中,左普贤,右文殊,左右壁并排着高4.1米的“十大菩萨”坐像。造像比例匀称,穿戴华丽,姿态优美,个性鲜明,十分贴近生活,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特别是石窟两壁的十大菩萨造像,古匠师们着力对其面部进行细腻刻画,充分表现出了众菩萨外表的美丽和内心的慈善;线面结合的镌刻手法,使形体更加优美、楚楚动人。加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镂空饰花宝冠,珠光宝气,粒粒可数的珠串璎珞,行云流水似的帔巾、衣褶,更加衬托出气质的高雅,身份的华贵。洞窟两壁上方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求法图”极具特色。华严洞石窟洞口两边所刻下山狮、准提佛母、摩利支天,面相凶恶,与慈悲的佛、菩萨及多变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独特的对比造像手法,使窟中造像全都活了起来,显得十分生动,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二、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华严洞的建造处于安岳石窟造像的极盛期——宋代。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显示出民族化的进程基本完成,世俗化、地方化的风格是其主要特点。安岳华严洞石窟造像整体气势恢宏壮观,造像十分精细优美,融优美和壮美为一体,集现实与浪漫于一身,是其最为典型的两大美学特征。
(一)优美和壮美的融合
美学家常常把艺术中的美分为优美和壮美两大类,这样的分类方法是由西方美学史中的优美与崇高演变而来的,而中国美学史上还有另外一对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就是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华严洞石窟造像艺术很好地体现了二者的融合。
从华严洞石窟造像的整体气势来看,体现了宏大威严的壮美。华严洞石窟造像是安岳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较完好的洞窟。华严洞的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图1)。《华严经》把普贤和文殊作为佛的胁侍。普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地方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doc
- 浅析地缘经济理论对中国地缘经济之意义.doc
- 浅析地质勘探行业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形势.doc
- 浅析地铁安装工程中预留和预埋工作质量控制.doc
- 浅析垂体柄中断综合症临床特点.doc
- 浅析城市公共雕塑的和谐发展之路.doc
- 浅析城市合作性竞争.doc
- 浅析城市建筑艺术中东西方文化差异.doc
- 浅析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doc
- 浅析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与危害.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