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doc
浅析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
浅析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
一、手机媒体的界定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相对于固定电话,原本是可以跟随人移动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手机可以实现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拍照、购买商品等服务,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就是迷你电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随着科技的创新,3G等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机的通讯功能将渐渐被淡化,新闻传播、娱乐游戏、移动虚拟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已出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手机像一张大网,正在整合众媒体。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身携带,在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传播信息,极为方便。传统媒体的报刊、电视、广播的用户反馈过程相对缓慢,邮寄信件、拨打热线,用户反馈渠道匮乏。而在手机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短信等方式可以很快的反馈用户意见,传播的互动性强,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随时与传播机构进行互动交流。手机媒体实现了观众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要求,可以随意选择收看时间、收看地点,甚至收看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这些手机媒体的特点直接给受众提供了新的体验,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我国手机网民人数从2007年0.5亿,到2011年的3.56亿,到2014年的5.57亿,可以看到我国手机网民每年都在增长,手机媒体越发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手机媒体的功能多元,手机搜索、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新闻客户端等等,手机媒体称为新兴媒体中最亮的一个焦点。
三、手机媒体的创新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超过计算机网络视频用户数量,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近两年用户在PC端收看视频节目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手机端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这也表明,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能够很好地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手机媒体正日益替代传统媒体和计算机。手机媒体实践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学上也有创新意义。
1、内容创新:丰富了新闻产品形态
人人都有手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UGC使新闻产品形态和内容极大的丰富,传统媒体报纸可以通过手机报发送简要的报纸图文内容,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在手机网站上展示音视频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推送内容;广播也增加了与受众沟通的渠道,手机广播APP客户端可以随时接受广播信号,并且可以收听任何网络广播电台节目,还可以通过手机广播APP、微博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也可以关注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电视的发展,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观看电视直播,也可以搜索已播出电视内容,电视传统的线性播出方式缺点得到很好的改进。传统的媒体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打破了传媒界原有的界限,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加强,逐渐走向深度融合,现在媒体着手建立的全媒体运营中心,充分调度各方面资源,全新闻形态产品的展现,给受众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感官体验。
从手机网络的2G到3G,到了如今的4G,移动互联网的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促使接收新闻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全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渠道不断出现,专业新闻生产与用户自制将同时并存,共同担当起监视环境的社会责任。
2、传播方式创新:融合多种传播类型
手机的通讯具有人际传播的强大功能,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手机媒体也具有了大众传播的功能,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融为一体,甚至还渗透着自我传播。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非线性方式的点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在发布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发布的新闻。
在手机媒体传播中,信息接受者自主性、选择性增强,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发送信息,信息及时互动得以实现。受众可以在线收看新闻、电视、电影等多媒体节目信息,也可以分享给朋友,实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传受双方可以迅速实现互动,地位平等。互动性的增强,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十分强调互动性,能够即时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受众的反馈,例如人民日报微博上发布一条消息,关注的微博用户都可以收到,不关注的用户也可以检索到,并可以点评或转发,极大地提高用户和媒体提供者的互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我国应收账款保理业务.doc
-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doc
-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doc
- 浅析我国性贿赂犯罪立法.doc
- 浅析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及防治策略.doc
- 浅析我国房产税定位.doc
- 浅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doc
- 浅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doc
- 浅析我国所得税会计.doc
- 浅析我国政府采购制度.doc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5.1.2 等式的性质.pptx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4.8 10以内数加与减 做个加法表.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pptx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5课时 加、减混合.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整理和复习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4节 速度的测量.pptx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6.3 数据的表示课时2.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课件 Unit1 You and Me Section B.pptx
- 2024年秋季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二单元 0~9的加减法 1.认识加法 第3课时 做张加法表 .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5课时 加、减混合.pptx
最近下载
- 古代画中的仕女图10幅.pdf VIP
-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高等教育学.pdf VIP
- 2024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数学试卷试题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docx VIP
-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2节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pptx VIP
- T_CCTAS 157-2024 陆路交通基础设施隧道智能设计数字化技术规范.docx
-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处理.pptx VIP
- 52个奥数解题方法.pdf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 4 Part A 第1课时.pptx VIP
- 监测设备、报警仪器和辐射防护用品登记表.docx VIP
- 22rum猜想想要读写快还是存储省又三选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