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整理】体育教育学.ppt

  1. 1、本文档共3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体育教育学

体育教育学 本章主要内容: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四、体育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时间跨度: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 该阶段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孕育时期和萌发时期 1、 孕育时期 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论及教育最多的两本著作 。 2、 萌发时期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 :中国古代的《学记》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学记》摘抄 玉不琢,不成器;——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 人不学,不知道.——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 道“—”贵贱“”长幼“”尊卑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兑(yuè说)命曰:——《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 念终始典于学,—— 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意思!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 又知教之所由废,——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 然后可以为师也.——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 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优秀的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 道而弗牵;——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 强而弗抑;——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 开而弗达.——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3、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其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分析; 其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其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资产阶级教育家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家,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德国的康德于1776年首先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人赫尔巴特是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教育学体系的人。 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 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学的独立学科阶段,是因为: 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 第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最后,未能运用实证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人们开始从三个维度研究教育: 一个维度是应用相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教育。 另一个维度则是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纵向和横向上把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与种类的教育。 第三个维度是把教育学系列问题如德育论、教学论、美育、课程论等加以分离与拓展。 1、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英国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的《教育论》。 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重视实科教育,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德国教育家拉伊(W. A. Lay, 1862-1926)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美国的杜威(J. Dewey, 1859-1952)1916年出版《民本主义与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中国以1901年王国维翻译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为起点,逐步开始了编写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版了一些比较好的教育著作。如孟宪承的《教育概论》,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等。 2、此阶段教育学科的特点: 第一,研究视野开阔。打破了以前就教育论教育的封闭状态。 其二,开创了教育研究的诸多新领域。 其三,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流派。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时间跨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学科的深化、整合是沿两条路线开展的。 一条路线是整合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 另一条路径是深入研究众多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1、这一阶段较为著名的教育著作 1956年美国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