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课件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品读 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戴呢? 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重视”;更“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 ----- “又柔和又严 肃”。柔和:对孩子充 满了爱;严肃,怀着 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 消息。 这时,小弗朗士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刚才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小弗郎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的,现在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难过,为贪玩而懊悔,讨厌的书变成老朋友(舍不得); 本来是害怕,讨厌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同情、理解、尊敬、依恋之情;通过韩麦尔先生语重心长,又柔和又严肃的话语,他感到了就要失去国土的痛苦。 本来还觉得有趣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用“这些坏家伙”来称呼他们。 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老师的话在小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表达了小弗郎士难过、愤慨的心情。 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小结: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同情、理解、尊敬、依恋,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不懂事——热爱祖国) 。 思考: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 时, 讲了哪些话?可概括为几点? 分析第17~20段 (1)、对阿尔萨斯的人进行了分析: 不奋发,不争气,以致当上亡国奴。 (2)、对家长和老师自己进行分析: 对阿尔萨斯的人的直率批评和自责。 (3)、赞美法语。 (4)、说明牢记祖国语言的意义。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比喻法国语言。 全句意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20段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 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 忍受着离开服务了40多年的本乡的痛苦,用心教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等别出心裁的字帖,象征着阿尔萨斯、洛林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分析第21——23段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研习(24-29段) 2.写粉笔字本来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 1.刻画韩麦尔形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3. “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表明了韩麦尔先生什么感情?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因为这一动作倾注了他爱国 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这是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刻画韩麦尔先生形象,作者用了神态,动作 语言等描写方法,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归纳韩麦尔先生 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小说,你有哪些新的感受?受到那些启发? 拓展延伸 感悟 体会: 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它的音节都有声调,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于音乐性.它的结构简单,句法灵活,易学易用.它的词汇丰富,表现力强,既能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描绘得生动逼真,又能将深刻微妙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负载着辉煌灿烂﹑浩如烟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也是爱国的体现. 本文以爱国为主题,试仿下例完成填空。 1.《木兰诗》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上驰骋疆场,,以民歌形式呈现。 2.《黄河颂》的爱国精神体现在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上,以________呈现。 3.《最后一课》的爱国精神体现在_______ _______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