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导学案〔课〕
课题:《廉颇与蔺相如》 导学案一 课型:新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背景。2、梳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到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导学过程】
一、关于本文背景
(一)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
(二) 据课文内容,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距秦灭六国(前220年)差63年。此时,秦经百余年变法强国,已相当强大。于前312年败楚军百万之众于重丘。又于前299年拘囚楚怀王。于战国期间,秦已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衡”,秦以“连衡”攻山东六国,六国以“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当时,“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合纵连横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
战国时的“士”,包括是各方面人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任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蔺,都是当时的士。
秦孝公于前356和前350年(迁都咸阳)两次任用商鞅变法“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
秦国变法以后,使得国家制度改进,士、民都有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又向外扩张领土,国力日益强大,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秦人怨赵,由于当时尚有齐、楚、燕、韩、魏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仅以蚕食瓦解。本文写秦赵的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斗争过程,赵国挫败秦国,只因有此背景。当时的赵国尚有相当大的实力,兼以廉蔺以国为重,文武相济,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
(三)结构概要: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完璧归赵。2、渑池相会。3、负荆请罪。
(四)史记常识
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史书的体裁,它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从体裁的形式和结构上看,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故通称纪传体。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都是用纪传体写成。
二、课堂学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缪公( ) 避匿( ) 缪贤( ) 汤镬( ) 虽驽( )
肉袒( ) 盆缶 ( ) 案图( ) 可予不( ) 渑池( )
诈佯( ) 列观( ) 皆靡( ) 传舍( ) 甚倨( )
不怿( ) 衣褐( ) 睨柱( )
(二)通读全文,梳理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第四部分(第 段):
(三)研读一、二部分。
1、流畅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这部分课文。
3、翻译下列句子。
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