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

第四章 教育目的论;第一节 现代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的内容 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对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受教者身心发展与人才规格作出具体的规定。要给教育目的明确地定性、定向、定位、定点。; 定性——指明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提示教育目的的本质; 定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作出凝练概括; 定位——确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 定点——对受教育者的人才规格作出简洁明确的具体规定。;培养目标——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第二节 现代教育目的 确立的依据与分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的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教育目的必定由一定条件下的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益所决定。;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如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匀性和个别差异性)和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二、现代教育目的的分类;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 其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首先,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 其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 再次,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来作为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差——中西方比较;教育价值与教育观;教育内容与教材;教学与学习方式;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总结;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 4、注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2002年出国更热,北大学生出国被拒绝很少,多数学生是自费出国留学。尤其是理工科出国率非常高。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出国率更高,有的几乎全班端。 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这几年更是增长强劲。;《中国青年报》记者曾经在清华校园做了一个随机采访,被采访的18位清华学生中,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位,另外4位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到是否会回国时,表态坚决回国的只有3位;还有3位说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但不敢保证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表示要看情况再作决定和不打算回国的各有4位。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1、德育; 在我国,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等众多内涵,此有别于西方仅仅规定为道德教育的德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一方面,“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因为各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另一方面,“五育”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 所以,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现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考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性和整体性,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素质教育; 2、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二)倡导素质教育;第三届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的“经典”回答:; 以人为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