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ppt

【2017年整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绪论;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概括,是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而教育实践经验则偏重感性认识。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世界最早系统教育问题专著 捷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有教无类的延伸 裴斯泰洛齐:自然法则 三、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前苏联 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1实验教育学:德国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伊 《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德国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可能》 3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学》 4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与金蒂斯《资本主义的美国的学校教育》;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二章教育本质和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3.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现代社会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 古代教育: 中国:教育内容:六艺 教育制度:国学与乡学 西方: 雅典:有修养文化的政治家和商人 斯巴达:军事教育,培养军人 ;现代教育的特点 终身教育 全面教育 民主教育 多元化教育 技术现代化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规律 ; ;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 1.影响人的发展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遗传: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可能前提。但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给人的影响全面、系统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教师 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 ;第三章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指导功能:指导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方针政策上;调节教育实践的方向上 激励功能: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设想,理想性较强 评价功能:评价现实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的标尺,考究教育目的是否与实际相适应 教育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 1、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要求) 2、学校教育目的的培养目标(各级学校) 3、课程目标(科目及其领域) 4、 教学目标(教材过程中具体的体现) 宏观到微观 抽象到具体 ;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的原则、途径 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课结合、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结合、劳动、班团活动 方法: 说服法、榜样法、陶冶发、表扬与批评发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 体谅模式 社会模仿模式 ;二、智育: 概念: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 任务:1.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 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体育: 概念: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任务:1. 增强学生的体质;2. 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 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 ;四、美育 概念: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美育又叫做审美教育。 任务:1.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与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 五、劳动技术教育 任务:1.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 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