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插管深度灌肠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对照观察.docVIP

不同插管深度灌肠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对照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插管深度灌肠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对照观察.doc

  不同插管深度灌肠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对照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插管深度对灌肠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照《炎症性肠病诊断 治疗 规范的建议》,将60例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插管深度≥30 cm)和对照组(插管深度15~20 cm)应用同一复方中药灌肠,疗程2周。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2%,67.8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灌肠治疗插管深度≥30 cm 显著优于常规插管深度。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插管深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different catheter depth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Methods 60 patients ly divided into t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ok same Chinese medicine as enema every night,depth of cannula inserted 30 cm or 15~20 cm,2 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s better.   【Key a;Catheter Depth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1] ,病变部位好发于左半结肠。因为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中西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方法 [2] 。药液在肠道存留时间是影响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为探讨插管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间笔者对随机对6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插管深度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照《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标准 [3] ,将经 电子 结肠镜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60例活动期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60~71岁,平均(65.3±3.8)岁;病程0.5~17年,平均(4.9±1.7)年。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0~76岁(68.1±3.2岁);病程0.6~16年,平均(3.8±2.2)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用同一灌肠方(黄连、黄柏、苦参、白及、黄芪、白芍煎制,三七粉后下),每晚1次灌肠,1次150 ml。均采用16号橡胶导尿管作为导管,用5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药物。两组插管深度分别为:观察组插管≥30 cm,对照组插管15~20 cm。所有患者在灌肠前均排空大小便,灌肠时取左侧卧位,结束后改平卧,臀下垫10 cm 高小枕,使液体易于保留。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依据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在给老年患者行药物保留灌肠时,插管深度≥30 cm可以明显提高 治疗 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与1、从解剖特点看,直肠长度为12~15 cm,乙状结肠为40~45 cm;2、从组织胚胎学看,直肠表皮细胞没有吸收功能 [4] ,药液吸收主要在乙状结肠。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张力降低,内括约肌收缩力增强,外括约肌收缩力减弱,相互协调功能下降 [5] ,老年患者肛管受到粪便或灌肠液刺激后极易发生失控现象。常规对保留灌肠的插管深度一般要求是≥15 cm,当采用传统保留灌肠的插管深度采用15~20 cm时,插管前端只能达到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或刚刚到达乙状结肠,这样灌肠液会直接进入直肠,对肠壁产生压力刺激,使压力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使降结肠、乙状结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引起便意感,使灌肠液容易排出体外;当插管深度达到30 cm时,其所达位置在乙状结肠中远段,灌肠液进入容量较大的乙状结肠内,避免了药液直接进入直肠而产生排便反射,减少了对肛门括约肌的刺激强度,同时又能使药液流入肛管的速度减慢,明显延长了药液在肠内的存留时间,促进药物的吸收。因此,我们主张对老年人在进行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时候,最好选择插管深度达到30 cm以利于提高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叶任高.内 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7.   [2] 康健,单兆伟.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和进展.中原医刊,2002,29(4):38-39.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