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ocVIP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oc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盆腔置管灌注;慢性盆腔炎/针灸疗法   慢性盆腔炎属祖国医学“妇人腹痛”“瘕”“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病”等范畴。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特点,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 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 总结 归纳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寒湿、痰湿之邪内侵,不及时或未彻底治疗,湿邪留连,与胞脉气血搏结而成痰,胞脉、胞络气血阻滞,运行不畅,冲任损伤,病程迁延日久,正气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二脏虚损。认为湿、热、瘀为慢性盆腔炎常见病因。患者经期、产后、流产后调摄不当,房事不节或体虚感染外邪,湿热蕴结于胞宫、胞脉或胞络,甚则酿成热毒,日久则邪与血结,阻碍气机以致气滞血瘀,发生输卵管阻塞、盆腔积液、黏连、包块等症。曹大农[2]认为“血瘀”是慢性盆腔炎重要的发病机制,血瘀日久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或苦寒清热太过伤脾。“脾虚”是本病可能出现的病理结局。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药   2.1.1 专方治疗   清盆汤(土茯苓30 g,茯苓、当归、赤芍、陈皮、白芷、防风、甘草各10 g,大黄、木通各5 g,金银花、败酱草各20 g)治疗本病120例,治愈显效率为98.3%。采用逍遥清带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茜草、乌贼骨、龙骨、牡蛎各20 g,柴胡、贯众各10 g,山药、狗脊、败酱草各30 g,甘草6 g)治疗81例,与妇科千金片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用自拟盆腔炎汤(丹参15 g,赤芍12 g,桃仁9 g,莪术3 g,延胡索9 g,当归12 g,败酱草15 g,金银花9 g,连翘12 g,续断15 g,桑寄生15 g,香附9 g,穿山甲9 g)治疗80例,显效率为82%。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总有效率为93.3%[3]。   2.1.2 辨证分型      临床常分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肾不足型论治。其病理表现以气、血、瘀、寒、热为主,主要涉及肝脾肾3脏。常用药物:红藤20 g,败酱草15 g,蒲公英15 g,丹参15 g,延胡索12 g,皂角刺12 g,制乳香、没药各10 g,桃仁10 g,薏苡仁15 g,制香附10 g,大黄10 g等[4]。   2.2 外治法   2.2.1 中药灌肠   赵秀清等[5]观察认为,中药灌肠液在直肠内保留4~6 h 疗效最佳。患者以左侧卧位,不抬高臀部,取一次性输液器橡胶管以下部分,将输液器前端插入肛门25~30 cm灌药,疗效满意。   2.2.2 直肠滴注   秦永河[6]用当归10 g,桃仁12 g,赤芍10 g,桂枝6g,香附10g,丹参15 g,延胡索10 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30 g,鳖甲15 g,三棱10 g,莪术10 g,甘草6 g,将上药浓煎至150 mL,温度降到39~40℃时将药液过滤并装至消毒输液瓶内。用去掉针头的输液器连接输液瓶与导尿管,并在导尿管上涂适量的液体石蜡或甘油以做润滑之用。嘱患者治疗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将导尿管插入肛门10~30 cm,滴速为30~40滴/min,1次/d,10 d为1疗程(月经期停药),共治疗2~3个疗程。治疗100例,显效57例,有效3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2.2.3 盆腔置管灌注   李励韫等[7]在患者月经结束后予生理盐水250 mL、鱼腥草注射液60 mL盆腔置管灌注。术前排空膀胱,取仰卧位,选择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常规消毒皮肤并铺无菌孔巾,以0.5%利多卡因5 mL局部麻醉,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刺入皮肤,嘱患者鼓腹,垂直进针入腹腔后拔出针芯,调节针口朝向盆腔,将硬膜外导管经过穿刺针插入盆腔20~25 cm抽出针套,回抽导管保留于盆腔约10 cm,宽胶布固定导管于腹壁,末端接一7号针头供滴注药液。滴药间隔期导管远端以肝素帽封闭,下次备用。1次/d,7 d为1疗程。治疗40例,总有效率97.5%。   2.2.4 针灸 治疗   利用刺激体表穴位[8],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常用穴:关元、中极、水道、归来、三阴交、次髂,并加减辨证配穴,疗效显著。   2.2.5 穴位注射   选中极、三阴交为主,配地机、次(两穴交替使用),患者取仰卧位,垂直刺入穴位1~1.5寸,有酸麻胀痛感、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射药物(当归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交替使用)2 mL/穴,术后休息30 min,1次/d,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56例,总有效率为98.21%。   2.2.6 中药局部外敷   运用柴胡、桃仁、红花、枳壳、丹参、败酱草、鸡血藤、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