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植物学报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10, 45 (2): 137–148,
doi: 10.3969/j.issn.1674-3466.2010.02.001
·特邀综述·
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1, 2 1 1 1, 3*
蒋科技 , 皮妍 , 侯嵘 , 唐克轩
1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3;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
3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 200240
摘要 茉莉酸类物质(JAs)是新确认的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内源激素,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主要概述了植物中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各关键酶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
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茉莉酸类物质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生物合成途径, 茉莉酸类物质, 茉莉酸, 次生代谢
蒋科技, 皮妍, 侯嵘, 唐克轩 (2010). 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植物学报 45, 137–148.
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及其挥发性甲酯衍生 的逐渐深入, 其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
物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 MeJA, 也称为甲 来。本文综述了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
基茉莉酸) 和氨基酸衍生物统称为茉莉酸类物质 径、途径中关键步骤、关键酶的代谢调控和产物的生
(jasmonates, JAs), 也称为茉莉素、茉莉酮酸和茉莉 理学作用及其在次生代谢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酮酯, 是植物体内起整体性调控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 前景。
物质。因茉莉酸类物质是茉莉属(Jasminum)等植物中
香精油的重要成分故而得名, 其进化地位和生理作用 1 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
与动物中的前列腺素有类似之处。游离的茉莉酸于
1971年首先从肉桂枝枯病菌(Lasiodiplodia thebro- 茉莉酸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始于1990年左右,
mae)的培养液中被分离出来。后来发现JAs在植物界 在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已进行了十几年的探
中普遍存在, 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幼嫩组织、花和发育 索。尤其是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和番茄
的生殖器官中(Wasternack and Hause, 2002), 通过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已成为研究茉莉酸途径
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应激反应。归纳起 的模式植物, 同时在苔藓和珊瑚虫中也有相关的研究
来, JAs的生理效应, 一方面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相关, 报道。JA合成途径中各个酶的功能与作用已基本得到
包括种子的萌发与生长, 器官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 阐明, 同时有关JA合成途径与其它代谢支路的相互
衰老与死亡, 参与光合作用过程等; 另一方面与自身 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生物体中代谢途径往
的防御系统相关, 如在外界机械创伤、病虫害防御、 往是相互交联的复杂网络, 而非简单的单向代谢流,
不利的环境因子胁迫等信号转导中起信使作用, 可诱 根据其研究侧重点的不同, 与JAs合成相关的代谢途
导一系列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防御反应化学物质的 径也可被称为羟脂 (oxylinpin) 合成途径和硬脂酸
合成等, 并调节植物的“免疫”和应激反应(Li et al., (octadecanoid)合成途径等。底物不同化学位点上的
2002a; 吴劲松和种康 , 2002; 孙清鹏和王小菁 , 催化反应、同一位点上的不同反应、合成酶程度各异
2003; Howe, 2004; Wast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新进展_郏文亭.pdf
- 十种食物清理肝脏毒素,守护肝脏健康!.pdf
- 生物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pdf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四)——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凤庆一中石凤海).pdf
- 财务管理专业英文成绩表.doc
- 2型糖尿病多器官自身免疫反应机制研究进展.pdf
- 脑胶质瘤临床分子诊断的研究进展.pdf
- 植物mpk信号通路与信号分子h_2o_2和no之间的相互关系_贺军民.pdf
- 电气绝缘的基础知识.ppt
- 油茶叶及凋落物浸提液对紫苏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pdf
- 运动营养食品配料与人体健康_袁卫涛.pdf
- 兰尼碱受体2参与重大心脏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pdf
- 全国地区人教版2016年中考生物试题真题练习:第2单元第2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无答案).doc
- 中国社会创新的现状与问题_基于两_省略_国社会创新奖_项目数据的实证分析_周红云.pdf
- 伪嗜铬细胞瘤_蒋鹏.pdf
- 永川区2017年历史二轮复习交流.pptx
- 不同干燥方法对薄荷药材中多元功效成分的影响与评价_朱邵晴.pdf
- nrf2_are信号通路功能与临床疾病及相关药物的研究新进展_张靖.pdf
- 市场调查中的风险定性分析-上书房信息咨询.pdf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调亡、癌变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