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表达–修辞格
常 见 修 辞 格 ①借代侧重在代替,借喻是一种比喻。 ②借代侧重于“相关性”,不能改为明喻,而借喻侧重于“相似性”,可以改为明喻 。 ③二者可以用能否加“像”字来辨认。可以加“像”是借喻,不能加“像”是借代。 例1: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格是借代还是借喻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的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3.孤帆一片日边来。 4.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5.“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 6.旌旗十万斩阎罗。 对比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 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对比和衬托 二者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 第一,主次分明与否 1)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对比和衬托 第二,主体出现与否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排比和反复 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接起来运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1)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地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 *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第一句中的“三座大山”与其所代替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主义之间具有“压迫”的相似性,所以是借喻;而第二句中的“红领巾”与其所代替的少先队员之间是物品与人物的关系,具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 例:1)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例(1)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 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例(2)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比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以去年的欢快反面衬托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例(3)通过对比,更显得鲁迅先生的伟大,反动统治者的渺小,更能激起我们爱憎的感情。 例(4)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它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对立。这两例或是两种人物的对比,或是两种事物的对比,它们都同时出现在句子里。 例(5)用骑马穿行林间能听到蹄溅起的水声,来衬托天山森林处人迹罕至、幽深僻静。 例(6)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著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有声衬托无声,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1)是排比句,它用了三个结构相同的主谓 短语把风沙的危害写得极其具体,其语势如 泻堤之水,不可阻挡。 (2)也是排比句,“开我”、“坐我”、“脱我”、 “著我”四个内容前后相承、语气一致、结构相同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对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从内心深处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热爱,渲染了归来时的喜悦之情。 (3)句中,“无耻啊!无耻啊!”是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反动派杀害李公朴先生的满腔愤怒,使反动派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一览无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