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石器时代与早期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新石器时代与早期文化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與早期文化 學習目標: 透過文獻及考古資料等途徑,了解中國歷史的起源及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情形 能了解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分布、生活情形及當時的文化發展概況 舊石器時代 一、石器製作:打製 二、居住型態:天然洞穴 三、食物來源:漁獵、採集 四、已知用火:自此人類與動物生活形態開始分野 五、代表: ? ? 1.初期:巫山人、元謀人、北京人 ?? 2.中期:馬霸人、丁村人、許家窯人 ? ? 3.後期:山頂洞人 新石器革命的特徵 一、石器製作:磨製取代打製 二、生活型態:栽培作物、飼養家畜取代漁獵生活 三、農業村落的形成 四、製陶技術的應用 新石器時代「農業村落」的特徵 中國農業村落遺址:如「滿天繁星」─遍布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 代表性的農業村落遺址 1.黃河流域─半坡村文化 2.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3.遼河流域─紅山文化 半坡文化 位置:陝西 渭河支流滻河東岸(近水階地) 格局:分為居住區、燒陶窯場和公共墓地 居住區圍繞著防衛用的壕溝 中間有大方屋 1.為數十座方形和圓形的小房子圍繞著 2.可能是舉行氏族會議、節慶典禮和公共活動的 場所 農作物:以粟為主 其他:彩陶為主、有陶文、飼養家畜……等 黃河流域村落房屋的建築,大多為『半穴居』 河姆渡文化 一、地點:浙江餘姚河姆渡村(位於平原) 二、時間:7000~5300B.C. 三、特徵:? ? 1.住宅型態:「干欄式」建築,採用「榫卯」結構 ? 2.農具:以「骨耜」最為普遍 ? 3.農作物:水稻為主 ? 4.其他:飼養家畜、製陶……等 新石器時代的生活型態比較 農業 1.黃河流域─以粟為主 2.長江流域─以稻米為主 飼養家畜:六畜都有─以犬、豬最普遍 村落建築 1.黃河流域 ─半穴居 2.長江流域 ─干欄式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成就 新石器革命的原動力:農業 農業發明後:出現「專業分工」 藝術成就: 1.浙江 河姆渡陶器上的豬紋 2.西安 半坡陶缽上的人面魚紋 3.青海出土的舞蹈紋 4.遼河 紅山的玉石雕刻 刻劃記號:稱「陶文」─大汶口陶文 中國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徵 1.以粟、稻為主食 2.以木、土為建築材料 3.獨立發展而成的文字 意義:中國古代國家出現的基礎,和傳統文化恆續發展的泉源 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古人類 舊石器時代 考古遺址分布圖 元謀人化石發掘地 1965年雲南元謀縣東南上那蚌村出土。元謀人的文化遺物有石製品,還帶有人工痕跡的動物骨片,以及人工用火的痕跡。 元謀人牙齒化石 1965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學家在雲南元謀縣東南上那蚌村發現170萬年前屬於同一青年男子的一左一右兩顆上中門齒化石。元謀人門齒化石具有鏟形構造,類似蒙古人種,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所發現最早的直立人。 北京人出土地? ?北京人復原模型 北京人的體質介於現代人和人形猿之間,其重要特徵:腦容量較猿為大、能運用雙手製作簡單工具、下肢已能直立、並會運用語言表達情意。 北京人生活想像圖 北京人已知用火,會運用火來燒烤獸肉、取暖或防禦。可見北京人已與動物分道揚鑣,開始了文明的生活。 山頂洞人出土地 山頂洞人於1933~1934年,在北京房山縣周口店山頂出土。此洞窟為山頂洞人居住空間與炊事場,其下為墓地。 山頂洞人復原像 山頂洞人距今約二萬年前,為舊石器時代末期的古人類。山頂洞人為中國最早發現的「真人」。具有現代人的體質外,已有蒙古人種的特徵。 新石器時代重要文化遺址分布圖 中國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比較 半坡文化生活 想像模型 半坡遺跡的房舍模型,位於陝西西安半坡博物館。 聚落中心有一大型房屋或廣場─作為聚會之所 半坡大方屋的住屋格局 半坡中央的大方屋,估計面積達一百六十平方公尺,約為中型房屋的八倍大。考古學家的復原圖顯示,該屋呈長方形,進門為一大間,後面隔為三小間。 呈現出前堂後室的基本格局 ,前堂是公共議事或祭典舉 行的廳堂,三室或為氏族長 的居室。大方屋作為社會組 織中公共事務的進行空間。 河姆渡文化出土遺址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而得名,分布在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越海到達舟山島,年代約為7000~5300B.C.。 河姆渡「干欄式」建築想像圖 南方河姆渡遺址的住屋形制 氣候潮溼的南方,以太湖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為代表的住屋形制。鄰近沼澤地面潮溼,營建干欄式房屋,將居住面抬高。 一座長條形建築為例,面寬超過20公尺,門口還有1公尺餘的前廊。地板高出地面將近1公尺,柱高超過2公尺半。人居高架的地板上,可免潮溼瘴癘與蟲害。 河姆渡文化生活想像模型 河姆渡文化因受環境的影響,以干欄式建築為特色。其中發現很多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