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

练兵营 1.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万木草堂    D.京师大学堂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周恩来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赵树理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1948年完成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 丁玲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教育近代化 京师大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废科举、兴学堂 小结 近代后期著名文学艺术家主要成就 鲁迅《狂人日记》 郭沫若《屈原》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徐悲鸿《马》 D 2.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  )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B * 导入新课 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新式教育的开端 讴歌光明、鞭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 第22课 课程标准    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的文学艺术家及其成就。    了解京师大学堂创办的背景、课程设置及其培养目标的变化情况,认识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以及对近代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出现和教育制度改革方面的主要史实,认识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艰难起步之间的关系。   了解五四运动之后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主要著作。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了解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人们追求科学进步,追求人民民主的思想情感。 重点   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 难点   理解和掌握教育改革和进步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是维新变法仅存的硕果,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新式教育的开端 钦定大学堂章程(1902) 京师大学堂组织机构图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旧址。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兼容 并收,规定凡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者,不论其他条件,均可登大学讲台执教;管理上实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和创办刊物,并首开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尤其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蔡元培 传统的私塾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代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体采用死板的八股文,考试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解,是明清文化专制的集中体现。它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消极作用已占主要方面。1905年清光绪年间终被废止。   鲁迅是浙江绍兴  人,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他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创作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文学作品,他以深刻的思想性和斗争精神,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鲁迅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孔乙己》   《狂人日记》的主题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徐悲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