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2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湘教版)
一、选择题
2012年7月16日凌晨,“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幅“乐歪嘴”的笑脸。据此回答1~3题。
1.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
A.岩石 B.大气
C.液态水 D.阳光
3.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太阳表面有一个小黑点慢慢滑过,这种天象被称为“金星凌日”,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
A.火星 B.木星
C.水星 D.天王星
解析:第1题,图中天体属于太阳系中的天体,当然也属于银河系和总星系,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71%的地区覆盖着水,而在月球、金星和木星上至今还未发现有液态水。第3题,发生“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必须位于太阳与地球轨道之间,所以水星也可以形成“凌日”天文现象。
答案:1.B 2.C 3.C
(2013·北京东城模拟)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1年2月18日12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为人类登上火星进一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下表,完成4~5题。
火星 地球 直径 4220英里 7926英里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25度 23.5度 公转周期 687个地球日 365.25日 自转周期 24小时37分钟 23小时56分钟4秒 大气 主要是CO2,还有
部分水蒸气 氮、氧、氩及其他 大气密度 0.07 1 4.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方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B.大气层的厚度比地球大
C.自转速度比地球快
D.火星的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解析:根据表格资料,火星和地球相关性质的比较,其地理现象和地球类似,极地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答案:D
5.当王跃踏上模拟火星表面时( )
A.北京时间是2月18日7时55分
B.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非洲南部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解析:当王跃踏上模拟火星表面时,北京时间是2011年2月18日17时55分,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由此可判断B正确。
答案:B
6.(2012·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 分6 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解析:太阳活动影响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从而影响到无线电通信。故选C。
答案:C
7.(2012·高考广东卷)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解析:太阳风产生的离子流会扰动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通信,导致信号衰减或消失。
答案:D
现在,宁波一些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型路灯。下图是某游客近距离拍摄的该路灯照片,读图回答下题。
8.下列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属于常规能源,风能属于新能源
B.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不是
D.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解析:太阳能与风能均为人类社会目前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但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答案:B
(2013·山东济南质检)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完成9~10题。
(表1)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5° 9.5 20.7 27.4 19.8 25° 9.3 19.3 27.4 20.4 45° 5.8 17.0 27.1 18.0 (表2)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3° 7.9 19.7 26.5 18.9 12° 8.0 19.9 26.6 19.0 23° 8.5 21.0 26.6 19.2 9.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
10.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解析:第9题,读两表格数据可对比分析,表1中随着坡度增加,1月、4月气温降低幅度明显,因此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冬春季的北坡。第10题,读表格中数据,不同的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差别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9.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阶段滚动检测(四)人文地理第一~四章(湘教·浙江).doc
- 2014届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一)自然地理第一章(湘教·浙江).doc
- 2014届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三)自然地理第三、四章(湘教·浙江).doc
- 2014届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九)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三章(湘教·浙江).doc
- 2014届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人文地理第二章(湘教·浙江).doc
- 2014届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八)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章(湘教·浙江).doc
- 2014届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方略》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十)区域地理第一、二章(湘教·浙江).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中国地理分区(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中国地理概况(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中国地理概括(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1-3-1地球的运动(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2-1地球的结构与地壳物质循环(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2-2地球表面形态(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2-3-1大气环境(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2-3-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2-3-3常见的天气系统(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2-4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3-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湘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湘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