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五单元第2讲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鲁教版)
第2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13·徐州阶段性测试)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则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
A.暴雨、高温 B.暴雨、低温
C.干旱、台风 D.沙尘暴、寒潮
解析 图中西部地区地质灾害指数大而华东地区限电指数大,可以理解为夏季暴雨多,高温使用电量大造成的。
答案 1.B 2.A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3~4题。
3.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4.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3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第4题,如果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导致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雨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少洪患的危险,但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因此洪患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患频率大增。
答案 3.B 4.C
下图是“中国某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6.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
C.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量旺盛
D.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解析 图中显示该地该种气象灾害是干旱,且主要表现为春旱。由此可判断该地区可能是华北地区。而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可直接从图中分析出,但应注意华北地区春季正是农业耕作后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而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是常年性原因。
答案 5.B 6.D
图Ⅰ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Ⅱ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发生图Ⅰ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
8.图Ⅱ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Ⅰ中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第7题,由地质示意图可知,该两种地质灾害为滑坡、泥石流。两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共同条件是坡度较大的山地,故B正确。A项只是滑坡发生的条件之一;C、D两项为泥石流产生的条件之一。第8题,若要满足阳光射入时间最长、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小,该点应该地势高且平坦向阳,符合该条件的是b处,故B正确。a处虽海拔高但位于山谷内,故A错。c、d处地势低,故C、D错。
答案 7.B 8.B
2012年杭州自2月以来,出现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2012年3月7日晚上22点30分左右,杭州九溪附近发生黄土土体塌方,滑坡土方占据了之江路2/3路面。根据材料完成9~10题。
9.诱发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土质地疏松
B.山体因修筑公路被劈,基部失去支撑
C.长期的连绵降水
D.之江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引发震动
10.“2012年杭州自2月以来,出现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说明与正常年份相比( )。
A.副高偏东偏南 B.暖湿气流偏强
C.冷干气流偏强 D.雨带位置偏南
解析 第9题,依据材料,黄土塌方的背景是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天气,连绵的降水会使黄土层受水渗透而松软,从而出现塌方。第10题,阴雨天气与暖湿气流有关,此时为2~3月份,副高和雨带还没有影响我国,故B正确。
答案 9.C 10.B
(2013·苏北九校联考)右图为台风由台湾东部往西偏北方向移动的示意图。当台风中心正由西海岸中部的乙点附近出海时,回答11~12题。
11.甲、乙、丙、丁四处海岸,何处最容易发生海水倒灌的天然灾害( )。
A.甲 B.乙 C.丙 D.丁
12.甲、乙、丙、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区域与地理信息技术(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运动(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圈层相互作用(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三)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五单元第3讲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一单元第2讲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三单元第1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三单元第2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三单元第3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二单元第1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二单元第2讲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二单元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五单元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鲁教版).doc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五单元第2讲中国地理区域差异(鲁教版).doc
最近下载
- 2024河南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化公开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档案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南方电网昆明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4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服务中心2025年度工作计划 .doc VIP
- 外窗防水节点施工方案(JS).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J金融租赁公司所在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5800字.doc
- 2025金风变流器2.0MW故障代码手册V4.docx VIP
- AP微积分AB 2014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AB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动态口令认证机制的网上投票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