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一第14课甲午战争2
“国家独立自卫之道,企图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卫利益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公然把朝鲜、中国东北和台湾说成是日本的“利益线”,是与日本“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宣称保卫利益线是“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征韩侵华”是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 ——1890年日本内阁大臣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国会会议上的施政演说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之因,苟能虚心平气以察之,不难立睹其致由……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默守常经不谙通变之由……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之辛酸……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尊之,则国可相安;不染,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__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荫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凡英雄豪杰之立事于天下,贻谋于万世,必先大其志,雄其略,察时势,审时机,先后缓急,先定之于内,操所张弛,徐应之于外。 …乘间垦虾夷,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之所未遂,果丰国之所未果也。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袭印度。宜择三者之中易为者而先为之。此乃天下万世、代代相承之大业矣。 ——吉田松荫《幽室文库》 “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 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发出巨款供海防之用, 望诸大臣深明朕意。”天皇从自己的财产中带头拿出30万日给海军,一时间日本全 国华族(即贵族)和富豪纷纷效仿,竞相为海军捐款。几个月后,捐款总额达到103 万8 千日元。 ——《大清帝国海军梦》高鲁炎 之所以不断“主和”,是因为那时的大清帝国,一无策划战守、运筹帷幄的大本营或参谋本部;二无调度补给的后勤体制。帝国对日抗战,可说是无丝毫准备。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 “中国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1894年李鸿章奏折 1894年是太后的60寿辰,她早就打算好好庆贺一番。先是修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紧接着开始修建颐和园,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国际形势紧张,御史上奏请求停止建设以保军费,慈禧大为恼怒,申斥那个不识时务的御史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作为一个日本人,我想在这里和你们谈谈我对中国人的一些看法,我以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在中国呆了五六年了,因此我完全有资格来说说我的看法。 日本和中国地理上很近,但两个民族的性格却是差得很远的,中国人给我的开始印象是很好的,但时间一长,许多缺点暴露了,中国人胆小、恭顺、懦弱、虚伪、圆滑、爱耍小聪敏。 尤其是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中国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同胞那么无情,却对一个外国人却恭善有加。我刚开始来中国时,不过一个穷书生,但我却能受到超国民待遇,几年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的确一盘散沙,中国人团结一心是有的,但那时在非常时期,比方说民族就要被灭了,不过那也不是什么彻底的团结。 中国人在外斗和内斗中似乎更倾向后者,中国人更恨的是汉奸,却不是侵略者(在侵华问题上,我比较尊重历史,承认这是日本的过错), 中国人民可以养活我们的战争中的遗孤,却可以在文革中无情的迫害自己的同胞,(甚至是亲情之间) 黄海海战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悲壮的黄海海战 海战持续到14时20分时,北洋舰队炮弹已经打光的“致远”号与日舰“吉野”号迎头相遇。“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五短身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