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用航空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机场建设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
机场现状
1.通航的城市和机场
2009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66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65个,军民合用机场 45 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63个。全国机场平均密度为每10 万平方公里1.53 个; 4E 级机场25 个、4D 级机场35 个、4C 级机场58 个、3C 级机场29 个。
2.主要生产指标
2009年,我国机场吞吐量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旅客吞吐量48,60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9%。其中,国内航线完成44,90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2% (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116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6%);国际航线完成3705.4万人次,比上年降低1.92%。
完成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比上年增长7.04%。其中,国内航线完成625.1万吨,比上年增长10.85%(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45万吨,比上年增长2.45%);国际航线完成320.5万吨,比上年增长0.32%。
飞机起降架次484.1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4.52%。其中:运输架次为436.5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5.12%。起降架次中:国内航线447.4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6.57%(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11.2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82%);国际航线36.7万架次,比上年降低5.41%。
3.旅客吞吐量分布
所有通航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有51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5.77%;年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为14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64.71%;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32.80%。全国各地区旅客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7.60%,东北地区占6.04%,华东地区占29.46%,中南地区占25.68%,西南地区占14.81%,西北地区占4.72%,新疆地区占1.70%。
4.货邮吞吐量分布
各机场中,年货邮吞吐量在10000吨以上的有45个,比上年增加1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8.81%;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57.25%。全国各地区货邮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8.35%,东北地区占3.80%,华东地区占43.80%,中南地区占21.67%,西南地区占9.64%,西北地区占1.87%,新疆地区占0.87%。
二、机场发展的特点
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型机场初具规模,3个城市的4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867万,占全国总量的近40%,平均旅客增长率为14.4%,这些机场虽然发展趋势迅猛且经营条件良好,但尚未具备成为枢纽机场的能力;
二是以省会城市、东部地区沿海发达城市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干线机场,构成了航空运输的中坚力量,这些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166万,占全国总量的近50%,平均旅客增长率为11%,显示出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是其他的115个中小机场,它们的数量虽然占到全国机场总量的80%,但其承担的运量却仅占10%左右,其中占全国机场总量55%的78个小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尚不足10万人次,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70%以上,靠政府财政补贴过日子,这些机场绝大部分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经营环境十分脆弱,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
三、机场建设的发展趋势
1.机场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至20世纪末,机场的开发基本上还是考虑其自身利益的要求。尽管机场所在城市的政府在确定机场选址、制定其战略发展规划时,考虑到机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但由于体制和意识的限制,在制定和实施机场规划时很少能从更宏观的层面去考虑周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图式。近十年来,机场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其对周边和城市发展的拉动和规模效益。因此,在制订机场的战略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将其和当地的区域和城市规划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到机场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
航空城的概念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在机场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将机场及周边地区开发成卫星城,结合现代物流中心、免税商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将笔记本连接到电视的几种方法.doc
-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报告书.doc
- 富士通S6240拆解风扇除尘步骤.doc
- 小区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计划2.doc
- 小学作文三步.doc
- 小儿推拿穴.doc
- 小学生惩罚教育研究综述.doc
- 小树与大树.doc
- 小城镇规划设计期末复习资料.doc
- 小票打印机的设置.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