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测试
龙文教育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卷(苏教版)
姓名: 年级 初一年级 教师 得分_______
(本试卷满分为__100分__,考试用时为___90分钟___)
第一部分 基础园地 (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xié( )取 bì( )益 自诩( ) 凫( )水
摒( )弃 锱铢( )( ) 撺( )掇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4分)?
微言耸听?????? 搜索枯肠?????? ??? 热泪沾巾 五彩纷承
千恣百态 潜移墨化 鸦鹊无声 踌躇不绝
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3.按要求默写(10分)
(1)《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
(2)青女素娥俱耐冷, 。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2)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5.名著阅读。(5分)
在走进名著活动中,这学期,我们已经接触了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了。
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回答下列问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海盗”生活一章中要写汤姆和他的小伙伴 、 在 岛上的自由自在的生活(3分)。
(2)汤姆想当海盗的心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2分)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5分)
幼时记趣,完成6---9题(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为作者获得这些“物外之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哪些字词集中表现了这种“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将癞蛤蟆“驱之别院”的目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趣》全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代文学家。(3分)
9.下面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②徐喷以烟( )
10.句子用现代汉语说出来。(2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者围绕“物外之趣”写了童年的三件趣事: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1分)
A项为之强 B作青云白鹤观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3.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