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课例研究的实践和探索.docVIP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数学课例研究的实践和探索

学数学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 ?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实质 , 就是 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 理论解决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中的具 体问题 ,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一种研究 类型和活动。 下面以 《简单的复式统计 表》一课的教学为例 , 谈谈小学数学课 例研究的主要程序与做法。 一、 现场观 察的背景及目的 1. 现场观察的背景 ( 略 ) 。 2. 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略 ) 。二、现场观察的结果记录 1. 课堂 教学过程的时间分布 ( 略 ) 。 2. 重要课堂 教学环节的时间分布 ( 略 ) 。 3. 教学过程 实录 ( 略 ) 。三、教师提问的诊断分析 1. 提问方式分析。教师提问采用“问答式” 方式。其中 , 一问一答 56 次 , 占 37.6%; 学生举手后指名回答和一问齐答的百 分比相当 , 合计 109 人次 , 占 73.4% 。 整 节课用时 40 分 10 秒 , 共提出 149 个问 题 , 平均每 16.77 秒提一个问题。教师 提问频率高 , 致使学生对问题几乎没有 思考的时间 ; 所提问题的思维含量不高 , 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 学生中存在 的问题也没有很好地暴露出来。 2. 提问 水平分析。整节课教师所提的 149 个 问题中 , 与教学无关的问题 5 个 ; 机械判 断对错的问题 43 个 ; 认知记忆性问题 66 个 ; 理解性问题 13 个 ; 推理和创造性 问题共 13 个 优秀课例之一:汪培新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 ? 四 ? 【复习引入部分】 ? 教师从“对于三角形你已经了解哪些知 识?”引入,学生口述关于三角形的一 些知识, 其中一位学生说三角形的内角 和是 180 度,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 的?有哪些同学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 是 180 度,并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从课堂学生举手情况看,绝 大部分同学知道这一结论, 并对这一结 论是深信不疑。于是教师再追问:“哪 些同学真正研究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 【探究新知部分】 ? 理解相关概念: ? 内角――让学生指出三角形的内角。 180 度――三个角度数加起来的和是 180 度。 ? 方法指导: ? 教师通过提问“研究三角形内角和是 1 80 度,是否只要把黑板上的那个三角 形的三个内角算一下就解决问题了?” 随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三类三 角形。 研究范围确定后, 教师再问: “你 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经过讨论,学 生得出用量角器量、剪下来拼角等方 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研究建议: ( 1 )用符号标出要研究的三角形的三 个内角。( 2 )记录你的研究过程(测 量的度数等)。( 3 )注意你的研究成 果,准备全班交流。 ? 随后, 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 教师的建 议进行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度数, 并展示 成果进行交流。 ? 反馈时, 从直角三角形切入, 当出现不 同度数但总是在 180 度左右时,教师 问: “三角形内角和有没有 150 度的?” “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知道测量总 是有误差的。 接着交流锐角、 钝角三角 形的内角和。 ? 交流了量的方法后, 又展示了剪、 拼的 方法和折的方法。 ? 此时,教师追问:“现在,你对三角形 内角和是 180 度这一结论相信吗?”这 时有个学生提出: 如果任意剪一个三角 形是否也是 180 度呢?说明在刚才探 究的基础上有些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 和是 180 度开始半信半疑了。但此时 的汪老师却胸有成竹地进入了下一环 节。 ? 【知识沟通】 ? 教师通过长方形、 正方形的内角和是 3 60 度,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与 三角形建立起联系, 让学生再次来科学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从而 使学生对这一结论确信无疑。 ? 面对结论, 教师通过三个设问, 让学生 灵活运用知识。 ? 教师设问一: 学习这一内容有什么用? ? 教师设问二: 有没有一种三角形, 只知 道一个角就可以知道三个角的度数?” ? 教师设问三: 有没有一种三角形, 一个 角都不知道,却可以知道三个角的度 数?” ? 【学习思考】 ? 短短的四十分钟里, 我们感受到了汪老 师的课堂特色: 注重学生课堂探究的深 入与有效,做到活力与扎实的兼顾统 一。 ? 课的开始汪老师就采用了一贯的直奔 主题式引入新课, 这样开门见山, 直截 了当, 既节约了教学时间, 又了解了学 生原有知识基础。 不失为大家风范! 紧 接着在探究新知部分更是老师引导有 方,学生探究有序,做到了收放自如, 给了我们很好的教学启示。 比如引导有 方。 无论是新课程教学, 还是传统教学, 都离不开教师有价值的引导。本课中, 汪校长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的思路与方 法,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不失时机地介 入,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