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VIP

广东省《十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十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广东省“十校”2014届2013.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  )A.端午 B.清明 C.七夕 D.元宵 B。 【答案】B 2.赵翼《廿二史札记》“天下变局”(  )A.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 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C.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A。 【答案】A 3.(  )A.B.C.D.A项是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B项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C项是九品中正制;D项是唐朝孟郊在46岁中进士后所做,反映的是科举制。 4.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  ) A.中书门下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内阁 D.尚书台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B。 【答案】B 5.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6.有(  )A.盐铁官营制度 B.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 C。 【答案】C 7.费正(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除;C项理学的作用应该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除;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除。 8.我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要推测其最早属什么时(  )A.玉面人的特征 B.玉面人的年代C.扁足青铜方鼎 D.鼎内壁的小篆 9.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840—1900年 10.1867年(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D。 【答案】D 11.《(  )A.国民大革命期间 B.土地革命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12.下(  )A.门外电B.眼前C.衣裳D.十A项说明的是电灯;B项说明的是报刊业的兴起;C项说明的是服饰的变革,男女平等;而D项在清出就已经开放,并不能反映新风尚。 13.1952年我国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 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  )A.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B. 双百方针的提出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 14.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此资料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此资料可以C.此资料报D.作为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 15.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的中城市化比率(%)表。推进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因素不包括(  ) 1800年 1949年 1957年 1978年 2008年 中国 3.8 7.3 10.9 17.9 45.68 注:规模达一万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一化三改造C.文化大革命 D.乡镇企业的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化三改造和文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6.20世纪60年代中期(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科技领先,民主制度日益完善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国力增强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