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5–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VIP

河南15–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15–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河南15-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交回。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3分) ( )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摹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节选自《后汉书·荀爽传》,有删改)注:①大致:致,思想的趋归;大致,意即重大选择。②陵夷:衰颓,衰落。③濡迹:驻足,喻出仕。 4.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 B.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奎宛/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C.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D.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B.私谥:古时人死后由亲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与朝廷颁赐的不同。凡隐士之谥皆为私谥,如晋陶渊明谥为“靖节”,宋林逋谥为“和靖”。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除“社稷”外,“宗庙”也可以用来代表国家。D.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为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来指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即用此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爽勤奋好学。他十二岁时就能读懂《春秋》《论语》,遭党锢之锅后,隐居十几年,专心从事写作,终成一代大儒,B.荀爽倡导孝道。他认为公卿百官是老百姓的榜样,应该改正父母去世时不回家居丧尽孝的错误,要带头施行仁义。C.荀爽关心民生。他建议朝廷遣散过多的宫女,让她们结婚成家,认为这样做可以减省赋役,安定百姓,利于国家。D.荀爽忧心国事。他虽受权臣董卓重用,却不与之同流合污,而是暗中谋划迁都长安之事,可惜因病去世,没能重振国运。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5分)(2)或疑其乖趣舍,余窃商其情,以为出处君子之大致也。(5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批评惯于投机取巧、随意改变规矩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