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次单元测试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
历史试题 2013.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史书记载:下列生产工具中,的是
A. 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C. 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D. 青铜器均以牛为造型
6.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7.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修建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8. 图2为山东沂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纪念邮戳。“牛郎织女”是我国民间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这一传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因素有
①男耕女织 ②农业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 ④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 )
A.B.
C.D..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19.右图所示城市的繁荣景象出现于C
A.汉代的长安
B.唐代的长安
C.北宋的东京
D.明代的北京
20.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是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1. 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①改进生产工具 ②精耕细作 ③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 ④扩大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2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2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5.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文档评论(0)